时至今日,文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文章都抄一遍,看你能不能抄出来,这句话在商界也得到了验证。
时至今日,文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文章都抄一遍,看你能不能抄出来,这句话在商界也得到了验证。
曾经依靠“借鉴”一路创造了560亿市值的这家企业,可谓是食品界的神话,而这一家,被人们称为“山寨之王”的,就是国内知名企业达利园。
曾经依靠“借鉴”一路创造了560亿市值的这家企业,可谓是食品界的神话,而这一家,被人们称为“山寨之王”的,就是国内知名企业达利园。
其创始人,许老板,身家近450亿元,已成功在胡润百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创始人,许老板,身家近450亿元,已成功在胡润百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
01《山寨之王》大理园林
大理园林被称为食品界“山寨之王”的原因并非空穴来风。纵观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生产的大部分食品都是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且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大理园林被称为食品界“山寨之王”的原因并非空穴来风。纵观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其生产的大部分食品都是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且非常受欢迎的产品。
正如网友所说,好丽友蛋黄派火了,于是有了大理花园蛋黄派,施乐薯片火了,于是有了可必克薯片,王老吉凉茶火了,于是有了合正凉茶,红牛功能饮料火了,于是有了乐虎。
正如网友所说,好丽友蛋黄派火了,于是有了大理花园蛋黄派,施乐薯片火了,于是有了可必克薯片,王老吉凉茶火了,于是有了合正凉茶,红牛功能饮料火了,于是有了乐虎。
和所有这些后续品牌一样,它们都出自同一家公司,就是我们食品行业当之无愧的“山寨之王”,达利园。
和所有这些后续品牌一样,它们都出自同一家公司,就是我们食品行业当之无愧的“山寨之王”,达利园。
这个品牌名来自达利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十几年后,大理园林的品牌名称才开始被使用。
这个品牌名来自达利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立了,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十几年后,大理园林的品牌名称才开始被使用。
该品牌也是达利集团启动多品牌战略后打造的第一个线上品牌。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模仿之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该品牌也是达利集团启动多品牌战略后打造的第一个线上品牌。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模仿之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达利园的主要产品是糕点烘焙食品。韩国一家公司推出Holliyou蛋黄派后,这款产品因为独特的名字和用料,一出来就成了热销品牌。
起初,达利园的主要产品是糕点烘焙食品。韩国一家公司推出Holliyou蛋黄派后,这款产品因为独特的名字和用料,一出来就成了热销品牌。
看到其中的商机,达利园很快推出了一款非常相似的食品,也就是现在大众熟知的达利园蛋黄派。
看到其中的商机,达利园很快推出了一款非常相似的食品,也就是现在大众熟知的达利园蛋黄派。
就外貌和品味而言,他们俩不分上下。此外,作为国产品牌,达利园的这款蛋黄派很快被大众认可,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量市场。
就外貌和品味而言,他们俩不分上下。此外,作为国产品牌,达利园的这款蛋黄派很快被大众认可,并在短时间内占领了大量市场。
这个单品成功后,达利园可以说是尝到了甜头,于是在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年,它瞄准了另一种最畅销的零食:薯片。
这个单品成功后,达利园可以说是尝到了甜头,于是在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年,它瞄准了另一种最畅销的零食:薯片。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凯比克薯片。可以说20多年过去了,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不过这种小吃最早是靠“取经”出名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凯比克薯片。可以说20多年过去了,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不过这种小吃最早是靠“取经”出名的。
2003年,百事集团推出施乐薯片后,达利食品迅速模仿推出Cobic薯片,经过一番包装后迅速走红,成为热销品。
2003年,百事集团推出施乐薯片后,达利食品迅速模仿推出Cobic薯片,经过一番包装后迅速走红,成为热销品。
然后达利集团山寨战术接连出击,甚至从零食行业到饮料行业,盯上了当初如日中天的王老吉。
然后达利集团山寨战术接连出击,甚至从零食行业到饮料行业,盯上了当初如日中天的王老吉。
当时从2002年到2007年,王老吉的利润在短短5年时间里从1亿翻到了50亿。这样放大的数字足以说明这一项在大众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当时从2002年到2007年,王老吉的利润在短短5年时间里从1亿翻到了50亿。这样放大的数字足以说明这一项在大众心中的受欢迎程度。
所以在王老吉大赚一笔的时候,达利集团趁机推出了自己的红罐凉茶,卖点和外观与王老吉如出一辙。
所以在王老吉大赚一笔的时候,达利集团趁机推出了自己的红罐凉茶,卖点和外观与王老吉如出一辙。
在大力推广之后,达利食品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推出了一款功能饮料:乐虎。
在大力推广之后,达利食品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推出了一款功能饮料:乐虎。
这次是模仿行业巨头红牛,不仅功能一样,外观也几乎一样。已经被起诉侵权。
这次是模仿行业巨头红牛,不仅功能一样,外观也几乎一样。已经被起诉侵权。
由此看来,达利集团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众多产品中精准成功的复制,做到了尽善尽美。
由此看来,达利集团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众多产品中精准成功的复制,做到了尽善尽美。
没有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纵观达利集团的历史,虽然它一直在不断地模仿自己,但这肯定不是它成功的主要原因。
纵观达利集团的历史,虽然它一直在不断地模仿自己,但这肯定不是它成功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说抄袭可耻,那么为什么在反对抄袭的大环境下,达利集团还能生存下来,创造数百亿的价值?
大家都说抄袭可耻,那么为什么在反对抄袭的大环境下,达利集团还能生存下来,创造数百亿的价值?
一个群体的关键,领导者是核心人物,其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群体的生死存亡。
一个群体的关键,领导者是核心人物,其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群体的生死存亡。
创始人许在“博采众长”之初,就将明星效应运用到了极致。
创始人许在“博采众长”之初,就将明星效应运用到了极致。
大力食品总能把产品的卖点和明星的特点精准匹配起来。比如蛋黄派代言人许晴,强调关爱家庭;单车代言人是周杰伦,强调酷炫个性;何正的代言人是陈明道,强调健康养生;花生代言人是高圆圆,强调温暖和亲密;乐虎发现了许多CBA篮球明星,强调力量和激情。
大力食品总能把产品的卖点和明星的特点精准匹配起来。比如蛋黄派代言人许晴,强调关爱家庭;单车代言人是周杰伦,强调酷炫个性;何正的代言人是陈明道,强调健康养生;花生代言人是高圆圆,强调温暖和亲密;乐虎发现了许多CBA篮球明星,强调力量和激情。
这些明星准确地展现了不同产品的调性,更容易让消费者记住和理解产品的个性。
这些明星准确地展现了不同产品的调性,更容易让消费者记住和理解产品的个性。
在广告投入上,像福建企业一样坚韧的达利食品,一直高举高打,大规模投放,从央视到卫视,从户外到网络,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
在广告投入上,像福建企业一样坚韧的达利食品,一直高举高打,大规模投放,从央视到卫视,从户外到网络,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
到2019年,大力食品的推广和广告费用将高达21亿元,平均每月2亿元,远超一般企业水平。
到2019年,大力食品的推广和广告费用将高达21亿元,平均每月2亿元,远超一般企业水平。
此外,达利产品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其价格非常亲民。
此外,达利产品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其价格非常亲民。
比如它的正面优势就是便宜,一盒12罐,比王老吉便宜近十块钱。
比如它的正面优势就是便宜,一盒12罐,比王老吉便宜近十块钱。
2009年,达利食品推出瓶装食品。价格像王老吉罐头四块钱,容量却高达600 ml,是王老吉罐头的两倍。
2009年,达利食品推出瓶装食品。价格像王老吉罐头四块钱,容量却高达600 ml,是王老吉罐头的两倍。
同样的价格,双重享受,成为凉茶市场性价比的一大杀手锏。
同样的价格,双重享受,成为凉茶市场性价比的一大杀手锏。
达利集团如果一方面愿意花大价钱做营销,另一方面又愿意薄利多销,可能很难不成功。
愿意花大价钱做营销,但另一方面又愿意薄利多销,这样的达利集团可能很难失败。
黑与白,孰是孰非?
达利集团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其名下的产品如今依然很受欢迎,但很多人对其借鉴行为感到羞耻。
达利集团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其名下的产品如今依然很受欢迎,但很多人对其借鉴行为感到羞耻。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行为可能很难登上舞台,但对于达利集团本身来说,达利食品甚至自豪地认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它打破了许多国际品牌的垄断,改写了部分产品之后进口品牌的格局。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行为可能很难登上舞台,但对于达利集团本身来说,达利食品甚至自豪地认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它打破了许多国际品牌的垄断,改写了部分产品之后进口品牌的格局。
一方面山寨跟风,另一方面真正考虑到了普罗大众的需求。那么孰是孰非,其行为真的可鄙吗?
一方面山寨跟风,另一方面真正考虑到了普罗大众的需求。那么孰是孰非,其行为真的可鄙吗?
这种灵魂拷问不禁让人想起电影《我不是药神》。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这种灵魂拷问不禁让人想起电影《我不是药神》。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应该有它的意义。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应该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