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修在管庄地铁站。受访者/图片提供
管庄站中英文标识。受访者/图片提供
记者|张晓娜
|徐秋英
正文有2768个字,估计看完要8分钟
地铁四通八达,被誉为城市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乘客和市民的共同期待。
在乘地铁去香山的路上,北京市民王保修偶然发现沿途经过的地铁站的中英文名称有些“不对劲”。比如颐和园地铁站西门翻译成颐和园西门,圆明园翻译成圆明园。站名都是著名景点,有的用专有名词,有的用直译,有的用拼音,有的用直译。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和写法存在不一致。
“地铁是中外朋友在北京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凸显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地铁站英文名字拼写不规范,容易造成认知混乱和误解,不仅外国友人难以识别,也影响了北京的整体形象。”王保修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朝阳区委员会青年委员。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对这个被忽视的“城市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并报道相关信息。
从那以后,每次出门,只要有机会坐地铁,王保修都会拿起手机拍下地铁站名。回家后,我会把发现的问题一一整理记录在笔记本上。
英文站名有十种问题。
王保修在调查中发现,地铁站名中英文翻译不规范的情况并非个案。
同一站名在不同地铁线路的英文翻译并不统一。磁器口翻译过来就是:5号线的寇琦和7号线的磁器口。
含有大学名称的站名,带专有名词的英文名,如:4号线北京大学北大东门,通俗易懂;还有直接用汉语拼音的,比如清华东路口,清华东路西口,首经贸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大部分国际友人都不明白地铁名里包含了某所大学。”王保修说。
还有谐音异字的站名,英文翻译也不统一。典型的例子有八通线管庄站和15号线管庄站。
“是管庄的拼音不对,还是就这么写的?”此前,管庄站的英文站名遭到不少乘客质疑。2020年5月20日,北京地铁关伟对此事做出了特别回应和说明。
北京地铁回应称,由于八通线“官庄”与15号线“官庄”注音相同,为方便外地乘客,八通线官庄站翻译为“官安庄”。目前北京地铁站的英文站名,除了专有英文的站名外,都是参照拼音翻译和书写的。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相关规定,“关”是首音双元音,翻译为“关”。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在山西和陕西的中国地图的翻译和书写中看到。
“这种英文标注让国内的人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更别说外国朋友了。而且,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王保修认为。
关于地铁站的英文名字,王保修还在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进行了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大多来北京3年以上。
其中近一半的人在乘坐北京地铁时存在中英文姓名拼写不规范的问题,一些海外学生表示很难理解拼音。
经过三个月的深入调研,2020年4月18日,王保修填报了《关于统一规范北京地铁中英文站名的建议》。提出总结北京地铁英文站名存在十种问题:同一站名在不同子网站的英译不统一
此外,他提出三点建议:(1)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统一北京地铁英文站名的标准规范;标准化应考虑到首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以避免地铁运营商之间的差异或不准确的翻译。
这一信息被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和农工党北京市委采纳。
广州市外办查地铁站“英文名”
据了解,根据英文地名常用的翻译方法,地铁站的英文名称一般直接用汉语拼音标注。现在北京地铁站英文站名的翻译也是这种方式。除了有专有英文的站名,都是参考拼音的翻译。
事实上,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并不规范,不仅是北京,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在上海,2号线东昌路翻译成常东路,前面是拼音,后面是英文,中间有一个音程。静思寺翻译成静安寺,拼音首字母大写,后面小写;如果有歧义,用逗号分隔。
在广州,8号线北延伸段的寺站被翻译成了华林寺佛寺,si(拼音)和temple(英文),都是寺庙的意思,有重复的意思。第1行主要是关于道路名称的翻译。大观南路站和神州路站分别翻译为大观南路和神州路。路和前缀没有间隙,一长串拼音字母外国人读起来不太方便。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9号线花城路站,地铁翻译为花城路。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广州出台《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2019)》,明确地铁站按区名命名;标志性公共场所(建筑)名称;道路名称;没有此名称的,根据征求意见情况确定命名方式。地铁站命名不得使用房地产(住宅区)、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业建筑(设施)名称。但是,没有提到地铁站的英文命名规则。
据记者了解,广州地铁站名的英文译名和写法必须出示给广州市外办才能使用。
完善地铁站名的英文翻译和书写规则
2020年11月,北京地铁发布《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已达1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035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北京将迎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规范地铁中英文站名正当其时。
“针对地铁站中英文命名不规范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地铁站中英文命名规则;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适时启动地铁站名改正工作。从以后的工作需要来看,启动站名更正也是为处理类似纠纷创造经验。”王保修说。
2020年12月底,北京市外办会同交通系统相关单位,组织外语翻译、汉语拼音、指路标志、地名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权威专家,根据《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T16159)、《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GB/T30240)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确定《北京城市轨道交通
新翻译法的总体翻译原则是:符合规律、简单明了;兼顾地理信息和人文内涵;体现对外服务功能。按照这个原则,如果地铁站名使用汉语拼音,应该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每个拼读单元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按照汉语拼音的规则间隔。以地名命名的车站名称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由于外文标识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标识制作、更新周期、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站名在一定时期内的译名和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北京市交通委将协调相关单位,结合地铁系统升级改造和标识更新,按照新的平移方式,逐步更换地铁系统。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
本文民主与法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