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被困在舒适区,还是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继续越走越窄的职业道路,还是开辟一条光明大道?你的脚步被困住了,但你的大脑没有——对于年轻人来说,即使你现在的职业不理想,也没关系。除非这个职业让你特别讨厌,否则你永远有机会出人头地。这个人物很特别。她主张活在当下而不是未来。如果你带着打了鸡血的心情去看,很可能会失望。不过,相信你看完之后会觉得很轻松。
【本期人物介绍】
外貌:在盛产女汉子的咨询行业,有这样一个女人,眼睛漂亮,身材高挑,柔软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定的心。她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惊涛骇浪也动摇不了她的沉着与宁静。
她是很多女人眼中的女神。她是一个思维敏捷的工科生,却从事人的研究,乐此不疲。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她的大肚子,却吃不胖。当我们一起去包道的时候,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美食所折服。只有女神不停的吃,我等女汉子几乎自卑到崩溃:别的都忘了吧,就算吃了也是输。
经验:工程背景。毕业后做了三年工程预决算,然后去新加坡读MBA。毕业后进入一家人才测评公司,后进入美世咨询。七年后,我华丽转身,现在在一家快速发展的私企担任组织与人才开发执行总经理。
性格:是那种一碰就喜欢的性格。她非常灵活。她能进高档餐厅,但也能吃路边摊。一切都如她所愿。老板喜欢和她聊,同事喜欢和她聊,她会用心中最公平的尺度给出最客观的建议。
图:五十年后,女神家小苹果的画像。我觉得好玩就用了这个。
1.关于职业选择
问:在你的职业经历中,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我觉得转行是我的决定。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做工程预决算,后来去了新加坡读完MBA然后转行做咨询,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
我为什么要转行?是因为我觉得我这个行业的工作节奏太慢了。建筑行业做工程预算,然后还要不断结算,直到随着工程进度完成决算。周期很长。每天看图,算料,跑工地,按规定节奏和施工方讨价还价。
而且是当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建工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一般是老师傅让你这么做,你就得这么做。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经历了两个大项目的完整周期。我最初对这个行业的新鲜感和动力逐渐消失,后来有机会就去了新加坡。
问:你读MBA的时候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为了人脉还是别的?
答:学工科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做任何事情都想得到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想知道为什么要做。当时想换管理,所以MBA是比较好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比较全面,和管理、业务、财务、人事都有关系。
财务与管理专业的人可能觉得MBA没有太大作用,但是对于我这种工科专业的人来说,MBA的课程体系可以教会我如何阅读财务报表,学习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名称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全面。
更何况作业是按照项目的方式做的。邀请的讲师都是企业里的高管,讲课很实用,对我很有帮助。
所以对于理工科出身,想转型的人来说,读MBA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确实MBA经常有校友会,活动之类的,很多人读是为了混圈子。我不太喜欢参加这些活动。当然,喜欢参加活动的人也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例如那些从事市场营销的人,他们想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问:现在你在私企,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吗?
答:有时候,我们人为的给自己设置了一些障碍,以为外企一定是什么样子,私企一定是什么样子,然后就不敢迈出那一步,反而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是一个接受面比较广的人,所以不像很多外企的人一样排斥私企。我在外企十几年了。到了私企,发现其实有广阔的空间,因为发展更快。
其实我很随便。我不去想转型后一定要做什么,反而可以迈出那一步,不会纠结哪种方式更好。
2.关于人的天赋
问:你一直在研究人的特质和潜力。你认为潜能是天生的吗?
答:我现在工作的投资公司有点像咨询公司。它依靠智力资本来做生意。学习能力应该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但是你会发现,投资好的不一定是学习能力最强的。
看到这么多人,发现坚持很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坚持就能做好。
这又回到了学习能力的问题。有的人是长跑健将,有的人爆发力很强。对于一个人的能力,还是要靠时间来验证。同样的项目机会,有的人遇到困难,比如高管不接,或者被老板反弹,所以放弃了,但是有的人坚持下来了。
所以你会看到背景很好的人,前期研究了很多项目,最后做的很少。有的人一年只看四五个项目,在别人不同意的时候会想尽办法说服你。这样的人会在老板不见面的时候知道老板的行程,在老板可能出现的地方等待,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被骂。
此外,投资并不完全取决于数字。有时候,要看感觉。数字只是过去,不一定能告诉未来,所以你一定要自信,向别人发出坚定的信号。
那些工作做得好的员工更受欢迎,他们态度好,有上进心,不推诿,有责任心。无论你去哪里,你都需要有头脑的人。不是我给你一件事去完成,而是我可以帮老板想到更多的人。
对于年轻人来说,就算你现在的职业不理想,也没什么。除非这个职业让你特别讨厌,否则你永远有机会出人头地。
世界变化这么快,你怎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乔布斯不会想到,学习书法对他后来做苹果产品有帮助。
问:你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吗?
答:天赋决定了你的起点在哪里。有天生领导力的人,很多人愿意围着他,他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就大事。
但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模仿学习来弥补自己技能的短板。有些人喜欢独处,但当他需要领导一个团队时,他必须关心下属,监督他们的工作。所以在每天的日程安排上,他需要思考下属今天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可能要帮助他,然后强迫自己做这些事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一个好的领导需要知道下属是哪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区别对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会很累,也没有效果。
所以,我觉得领导力还是可教的。虽然可能和天生有领导力的人有些差距,但会比原来的自己更强。
领导力真的很重要,尤其是企业大的时候。有些人天生不起眼,却能找到好人帮忙,能抓住关键问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一个人很难取得成功。如果你能动员10个人或100个人,你就能取得成功,变得更大。
问:你做人才测评这么久了。有没有数据说明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答:能做决定,能找到问题的关键,能想到解决办法的人,能这样做决定并执行的人,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所以,你要勇敢去尝试,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做梦。
3.对生活的感受
问:你怎么知道你做的是你喜欢的?
答:如果你不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能需要给出你不喜欢的原因。喜欢的东西,你也要知道为什么值得你喜欢,以后怎么做。如果你知道自己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你可能会有一个更稳定的心态。
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然后每天都很迷茫,不断的问别人和自己喜欢什么。
其实你花了那么多时间想自己喜欢什么,做选择的时候又那么患得患失。不如什么都不想,试一试,让自己一步步接近答案,而不是做梦。
幸运的是,再次尝试后找到了喜欢的东西。MBA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人才测评公司。这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
在接触测评中心的初期,我和同事会在一次测评后兴奋地讨论这个人的特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会仔细回忆每一个细节,试图说服对方或者被对方说服。
我做这份工作已经四年多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职评估师,为总干事助理、高级干事等重点人选撰写过评估报告。那四年是收获最大,成长最快的几年,是我最感兴趣的阶段。
从一无所知,到知道如何系统的评价一个人,再到后期跟踪这个人的实际表现,让我知道了这个人的实际表现和当时的评价之间的关系。即使你已经着魔了一段时间,生活中认识的新朋友也会不自觉地分析她/他的特点。
问:你有中年危机吗?
答:哈哈,我老公去年中年危机了。他觉得自己只有十年最好的时光,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人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生活和工作目标。他们不允许自己虚度光阴,所以总是有危机感。
人分几种,一种是活在过去,一种是活在现在,一种是活在未来。活在过去的人,每天回忆,都会很痛苦。活在未来的人激情四射,但也最容易有危机感,因为他们有目标,有追求。
我属于活在当下的人。感谢过去的每一次经历,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至于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我会扬名立万。所以我不会有危机感。
因为我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我会继续做下去。当我不喜欢的时候,我会换一份我喜欢的工作。我觉得生活简单一点就好。
我不会总想着做一件事对我有没有价值。我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如果我认为这对别人有帮助,我就会去做。我觉得,既然这么做能帮别人解决问题,那就不好了。
问:你有没有后悔过人生中的某个决定?
答:没有(很坚定)。我一直觉得凡事有利有弊。可能也有年纪大了看的多的原因。如果我年轻一点,可能会觉得同行留在原单位有意思,一年也就做一两个项目。
但现在回想起来,原单位的人其实做得很好。能说会道的现在是销售副总,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式的现在是运营副总。
其实每个人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当时你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选择,别人坚持下去,结果未必比你差。
所以各有各的福,不要吃碗里的想锅里的。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患上精神疾病呢?他们想要这个,想到那个,却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
如果你在乎什么,就坚持下去。不在乎就不要患得患失。人不可能拥有一切。了解了这一点,选择就不难了。
问:你天生就有这样平和的性格吗?
答:我觉得很自然。童年经历对性格形成影响很大。从小父母对我要求不多,因为我姐从小就很优秀,经常评前三名,优秀干部。
对我来说,领导力和团队氛围非常重要。我是一个注重人际交往的人。如果我觉得我和同事不在一条路上,老板的想法不被我认同,那么我会觉得我在这个公司待不下去了。
我觉得这个社会还是需要心态更好的人。比如做一辈子蓝领,没什么不好。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激进。经历多了,很多事情真的不认真了。当然,如果你有一个理想,那是非常好的,你应该去尝试。
我们展望未来,我们不断努力,不允许自己多走一条弯路,浪费更多时间。但是,有些时候,就像文中的人物一样,活在当下,从内心出发,用心去体验,或许会让我们更快乐。俗话说,不计得失,随心所欲,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