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是一种禁止权。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商标注册的作用是什么?商标不是使用权,让你用。商标权实际上是一种禁止他人使用的权利。你注册了商标,别人就不能用了。如果没有注册商标,也可以使用,但是不能停止使用。当然,一旦注册了商标,禁止他人使用,但不禁止自己使用。这就是商标的含义。
爱上企业的好名声()
开创业公司,必须注册公司的商号,也就是公司名称和商标。现在注册商标非常容易,只要通过商标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办理就可以了,费用也便宜,这里就不重复是否注册商标了。
我们要讨论的是注册多少商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大量注册商标,造成资源浪费。我们建议创业公司一开始就注册两个商标,比如一个教育辅助工具,也可以当玩具卖。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在卡片教具产品中注册商标,在教育服务类别中注册商标。这时候有两个注册商标,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服务。在这个基础上,你要么把产品卖出去,要么用产品搞亲子互动教育。
商标注册一段时间后,产品名称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了防止产品名称被假冒,可以对产品名称进行注册。但是,公司所有的产品名称都需要注册吗?不用,就选那些可能被其他公司侵权的产品名称。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公司的很多产品名称会产生很多同音字和相似字,可能会被别人仿冒。这时候你就需要注册一个防御型商标了。
现在很多商标代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希望企业大量注册商标。我们认为注册太多商标是没有意义的。商标三年内不使用,三年后撤销。所以我们建议注册两个商标就够了。一旦同行在市场上使用了你的商标,你就可以对对方提起诉讼。
建议创业者一定要养成商标注册的习惯,否则即使是一些大公司也会吃哑巴亏。以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为例,因为ipad没有在中国注册,所以商标被深圳的一家公司注册了。最终,苹果只能以4万美元的价格买回ipad商标。
所以一定要记住,商标权是一种禁止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近似的类别上使用你的标识。
让员工签署知识产权确认协议。
上节课,我们讲了创业企业员工的风险。为避免此类风险,员工入职前应签署知识产权确认函。
即员工与公司之间拥有哪些知识产权。这一点要说清楚。员工入职后,公司支付员工劳动报酬,员工在公司创造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这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因此,为避免纠纷,员工入职前应签署《知识产权确认协议》。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不同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在作品的范畴中,有两种: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在job works中,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属于公司。从技术层面来说,法律保护的是公司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是技术相关的发明创造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法律就是要尽可能保证公司的利益。
但是有特殊职责的作品,比如员工在工作时间做与公司无关的事情,比如写小说,版权属于个人,而不是公司,因为写小说是工作职责之外的事情。但是,如果员工本身是插画师,他回家画插画,这幅画的版权归谁?这需要公司和员工达成协议,否则容易引起争议。
关注竞争对手的业务范围
关注竞争对手的业务范围,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如果你现在查自己的企业商标,发现它已经被竞争对手抢注,注册到其他类别,那么你就要警惕了。为什么?我给你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教育类注册了一个logo,而你的竞争对手在软件类注册了同样的logo,他们争论说,如果你提供了一个软件,用它来提供教育服务,那么,很容易就争议他们提供的是服务还是软件。
管理手段的痕迹
另一种方法是管理标记。你什么意思?痕迹管理,通过第三方软件平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和自己的保密制度。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流程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的。这样公司的整个经营行为都可以在平台上留下痕迹,公司的知识产权成果也可以自动留存在这个平台上。
密切关注竞争对手。
企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不是一个大动作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员工来到企业工作,一方面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品牌价值和知识产权。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有这种知识产权意识。否则员工创造的价值就很难沉淀下来,这样的事业注定失败。
大家要意识到,这些知识产权是企业品牌的内容和价值。例如,软件开发企业,企业注册软件,所开发的软件获得各种奖项,获得优质企业称号,等等。这些好名声都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带来的。
知识产权的核心意识
要培养知识产权计划,企业家必须具备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的核心可以分为四点。
我们先来看表情和思想。我先举个例子。当我们说“工作”这个词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一些能从外表看出来的东西,比如一幅画,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一个视频课程,一部电影。这些都是作品和表现形式。
还有一个和表达相关的词,叫思想,是这个作品想要呈现的愿景背后的想法。我们的版权法保护的是表达形式,而不是思想。有人会问,看他的文章不就等于看他的思想吗?思想这么重要,为什么不保护?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创意是不能被保护的,就像商业模式通常不被保护一样。思想应该属于全人类,我们不应该用法律来禁锢思想。如果思想受到保护,那么就不会有思想自由,也不会有很多作品产生。比如三国,不仅有《三国志》,还有《三国演义》,还有各种电视剧,都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
比如这次疫情,有人写日记,拍电影,拍视频,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保护的是具体的表达,而不是我拍这个题材,记录我的想法,别人就不能记录。所以,别人说你侵犯了我的版权,那是因为你的文字、格式、内涵、层次都和原稿一样。但如果只是用了别人的观点却重新解读了一篇文章,大概就不构成侵权了。
其次,我们来看商标混淆的理论。我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益智玩具。产品名字叫能量乐,也就是品牌名是能量乐,但这个能量乐是fun fun fun。如果用豆子的豆子注册新商标,是近似商标;如果把这三个字中的一部分去掉一个部首,换成一个图形,这三个字看起来就像原来的商标,也是近似商标。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刚才,它是一个教育玩具的例子。这个教育玩具看起来就像一张卡片。所以,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文教产品里,如果有相同的品牌名称,可能会造成侵权,因为它属于相同或者类似的产品;如果有一条牛仔裤品牌也叫能量滑稽,不构成侵权,因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因此,商标侵权发生在相同或类似产品的情况下。
我建议创业者准备一个商标分类表,养成习惯,避免商标侵权。
第三,善意使用和在先使用。现在,有一些商家缺乏商业道德的底线。他们看到某个爆款产品卖得好,就先注册外观设计专利,然后起诉。创业者不用担心这种恶意诉讼,因为如果你的产品在专利申请之前就已经被使用了,那就是恶意诉讼。
还有善意的情况。比如某企业举办活动,在活动中使用了一些知名的动漫人物,不认为是侵权。
四、额头出汗原理。大家听到这个词是什么反应?你觉得他们额头冒汗之前一定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额头冒汗原理其实是一个专业的法律词汇,指的是作者在创作(如数据库、通讯录)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著作权,而不需要真正的创作或“原创”。你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做了一些编辑,整理了一些文档和数据库,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出来的结果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总结这节课的内容,你只需要记住两句话:
1.商标权是一种禁止权,而不是使用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相似的类别中使用您的徽标是一种权利。
2.建议企业家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