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晓超陈峰北京报道。
近日,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当地一家上市公司一度成为疫情的震中。
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用手套制造商,每年生产900亿只手套,产品销往195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每年贡献近30%的收入。
如今,为了控制疫情,马来西亚大量工厂停产,引起全球产业链的关注。《华夏时报》年11月27日,记者在采访中证实,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都有手套厂。其总部工厂停产将对中国医用手套供应产生什么影响,引起业界关注。
手套厂成为疫情“震中”
近日,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单日新增病例一度超过2000例,打破历史纪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疫情自9月底以来单日创下新高。2020年11月24日单日新增病例2188例,随后几天有所下降。
其中,11月24日的新增病例中,近70%来自当地公司Top Glove(以下简称“马来Top Gloves”)。据当地英文媒体《星报》援引马来西亚国防部长拿督斯里伊斯梅尔萨布里雅各布(Datuk Seri Ismail Sabri Yaakob)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话说,24日的2188箱中有1511箱来自马来西亚的顶级手套。
马来顶级手套公司有2万多名员工,目前还不清楚其中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为此,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该公司不得不停产并进行大规模检测。
003010记者11月25日看到的马来顶级手套官方公告显示,截至当天,该公司“暂时关闭”旗下20家工厂。
马来顶手套在公告中试图安慰投资者,称“目前公司确诊病例数量高主要是由于过去三天的大规模检测。根据卫生部的通报,公司今天确诊病例只有17例,呈下降趋势”。
然而,据前述马来西亚媒体11月24日援引国防部长雅各布的话报道,马来西亚27家顶级手套工厂将被政府部门要求关闭,进行新冠肺炎病例筛查和14天隔离。
随着大量员工感染新冠肺炎,其工厂员工宿舍的环境问题受到质疑。11月27日,该公司再次发表声明,称马来西亚劳工部官员26日对其旗下一家工厂的员工生活环境进行了检查,公司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目前,它正在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例如,它为工厂员工新设了八间宿舍,等等。
截至北京时间11月27日17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752例,其中25日970例,26日935例。
关闭“冲击波”
马来顶级手套在世界医用手套领域享有盛誉。公司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上市,今年高峰时市值近1000亿人民币。
根据其官方信息,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丁腈、乳胶和外科手套制造商,年产手套900亿只。到2020年10月,它在全球拥有47家工厂和750条生产线,在195个国家拥有2000多家客户。2020财年(截至10月底)营业额为10亿美元。
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贡献了27%的收入。
马来托普手套于2002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现在它在中国也有一家手套工厂。003010记者在采访中证实,该公司在中国江苏有一家名为“托普手套(兴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化托普手套”)的实体。
根据Skycheck APP显示,兴华顶手套是一家外商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805万美元。其法定代表人、副董事长、总经理均为李金某。公司的两个全资子公司,兴化市维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莆田维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在整个集团拥有大量的员工。2019年年报显示,有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224人。
大量马来顶级手套工厂停产会对中国的供应产生怎样的影响?其中,除了兴华的高档手套供应给中国的客户,马来西亚总部生产的手套是否也供应给中国是一个关键问题。
11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兴华顶手套。两名员工均表示,李金某目前在马来西亚。其中一名员工表示,除了兴华供应给中国客户的顶级手套,马来西亚总部也供应给中国。另一名员工表示,不会透露这些信息。
记者搜索发现,在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国外竞争对手名单中,都出现了马来顶级手套的名字。包括盈科医疗()、蓝帆医疗()和正在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洪钟医疗。
上述三家公司之一的一名员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早前已经关注到马来西亚大量顶级手套厂停工的情况。作为竞争对手,该消息对上市公司有利。
资料显示,一次性手套按材质可分为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由于乳胶可能引起部分人的皮肤过敏和价格偏高,PVC手套和丁腈手套在医疗领域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从供应端来看,PVC手套产能集中在中国,丁腈手套产能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
其中丁腈手套属于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体检、电子加工、制药等行业。这些行业对丁腈手套的防护性、防尘性、耐化学性、耐油性、机械防护性要求较高。丁腈手套的入门门槛更高。
103010记者搜索马来顶级手套官方数据,显示其在中国的工厂生产销售PVC手套。这似乎意味着,如果中国客户需要大量顶级手套腈手套,他们可能仍然依赖马来西亚工厂的供应,而不是兴化顶级手套厂的供应。
颜辉主编:夏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