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迪士尼最强法务团队“授权”的代理公司投诉侵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道格
最近有个漫威漫画电影评论场出了个《一脸懵逼!公号收到侵权通知,必须注销名字》。文章称,公众号因含有“漫威漫画”字样而被“意外”投诉,投诉理由是“侵权”。投诉人并非漫威漫画官方,而是一家自称“授权”的国内公司。
公众号所有人表示,7月12日下午5点24分,公众号公司后台突然收到“侵权通知”。
根据平台规则,已有的微信官方账号ID,如果7天内通过审核,将被删除。
业主说,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只觉得遗憾。毕竟“漫威漫画”这个商标是属于迪士尼的。
但仔细查看投诉公司的相关资料后,公众号的主人受到了质疑。
事件投诉方为杭州满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妹网”)。天眼查资料显示,满妹网络成立于4月,注册资金50万元。其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游戏软件、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及成果转让。
通过检索https://www.zhucesz.com/发现,https://www.zhucesz.com/申请注册了20个商标,其中仅注册了4个商标,分别是第35类武林1号商标、第35类灌云云台商标、第38类漫威漫画商标、第38类华夏四季商标。其他商标处于驳回或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企名网的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了多项与漫威漫画相关的商标。目前这些商标的状态如下:MCU工作室第28类、惊奇工作室第38类、凯文菲奇第35类、漫威漫画旗舰店第28类正在审查中;第35类“漫威图片”处于无效状态;38级“漫威漫画”注册,但2020年3月提出无效申请。
根据另外两方的聊天记录,杭表示会处理关于漫威漫画周边微信官方账号售卖的投诉。
Mannet表示,去年底得到了迪士尼的授权和投诉人提供的委托书,但所有关键信息都是马赛克。
那么,这些授权是真的吗?
北京卓伟事务所孙志峰表示,首先,这些照片没有知识产权授权;
其次,给万惠达的声明是给万惠达出具的单方声明,不能证明其合法授权,签字的公章也盖了;
第三,变更后的分销合同属于销售合同的范畴,而不属于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从第一页的内容来看,没有任何知识产权授权,也没有对卖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特别授权。无法判断卖方已通过本合同获得权利人授权使用知识产权并进行相应的维权;
第四,涂抹模糊了所谓的权利人,无法判断是否属于真正的权利人。
也就是说,这家满妹网络公司是以“被授权方”的名义举报其他公众账号?“史密斯”的故事上演了?
那么,如何判断在公众号中使用“漫威漫画”字样是否侵权?
孙志峰表示,要看微信官方账号的使用是否属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如果微信官方账号的内容和用法与核准的商品或服务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则不构成商标侵权。另外,还要看微信官方账号的使用是否合理。
如果微信官方账号的内容发布在漫威漫画的宣传或回顾文章中,以粉丝表达对漫威漫画作品喜爱的形式发布,并且没有依附或利用漫威漫画的知名度和企业声誉进行牟利,那么实际上并不构成对漫威漫画商标的侵权,也不应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而是合理使用。
继续说这件事。经过一天的发酵,该事件引发了t
另外,据了解,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在20日之前已经在美国注册了1448个商标,但在中国申请注册的数量并不多。截至目前,漫威漫画在中国还没有官方微信官方账号。
那么,公众号的所有者如何防范“被授权方”的侵权投诉或举报呢?
孙志峰给出了详细的建议:一是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协议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尤其是大的IP持有人,他们不仅会向被许可人提供知识产权授权,还会与被许可人签订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约定许可区域、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内容、许可时间等信息。
其次,境外授权书最好已经办理了相应的公证和认证手续。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在境外形成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过公证,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阶段,被授权使用的利害关系人主张知识产权的,应当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授权委托书和相应的合同进行公证。很多被授权使用委托书的利害关系人,基于后续维权的需要,对相应的许可合同进行公证。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原件进行核实。
再次,需要核对许可方是属于知识产权权利人,还是属于拥有转授权权的知识产权被许可方。一般来说,被授权方应该是商标的专用权人、著作权人或专利权人。商标权、专利权是国家授权的,可以通过企名网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查询核实。对于著作权,一般可以要求对方提供著作权登记证书等著作权登记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其享有著作权的证据和材料。属于分许可的,应当要求对方按照知识产权的排他所有权人提供其许可合同,合同明确授权该方拥有分许可权限。
第四,仔细核对委托书的具体授权事项。比如所谓的只授权销售衍生品的许可证,其实法律属性只是销售的资格,一般不具备知识产权授权的法律意义。比如授权使用范围是美国,不代表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使用是授权的。比如授权时间已过,证明其不再具有使用知识产权的授权资格。
第五,注重知识产权的申报。一些知识产权权利人会在中国的官方网站或其办事处、关联公司上发表声明,澄清一些以其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作为判断情况的重要参考。
不知道表面上最强的法律团队有没有发现有打着“授权”幌子牟利的公司?
(封面照片漫威漫画官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识产权立场)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