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在我们身边使用,最著名的两个品牌是松下和索尼。这两家企业的名字随处可见,知名度也很高。索尼曾经靠自己的努力撑起了日本的发展奇迹。松下也是一家老牌日企,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松下还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企之一,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
然而,松下最近似乎没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相关数据显示,松下目前的市值约为https://www.zhucesz.com/万亿日元,而索尼的市值为https://www.zhucesz.com/万亿日元。在很多人眼里,松下和索尼应该是旗鼓相当的公司,但就市值而言,索尼是松下的4倍多。
曾经,日企也集体陷入“低潮”,尤其是一体化制造企业。索尼也曾面临困境,但现在正逐渐复苏。现在松下的市值明显低于索尼,它似乎正在寻找恢复的方法。
11月13日,松下发布人事变动公告。从2021年6月24日起,松下现任会长猪濑直树(Hiroshi Tsuga)将被任命为没有代表权的会长,下一任会长将是现任行政长官猪濑直树(Hiroshi Nanjian)。南雄圭将于2021年4月成为松下的首席执行官,并将于6月在董事会上被正式提名为总裁。与此同时,松下将在2022年4月将其公司名称改为“松下控股”。距离权力交接还有半年时间,连公司更名都提前两年发布。所有这些行动表明,松下正在进行重要的改革。
松下的表现一直低迷的原因不是松下的产品没有持续的竞争力,而是改革的步伐缓慢。虽然每次高层变动都提出“选择集中”的策略,但始终没有采取大胆的改革步骤,业务结构也没有大范围的调整。2012年6月,担任松下社长9年的Kazuhiro Tsunehiro指导松下退出了曾经投入巨资的等离子电视业务,但整体业绩并没有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导致不得不梳理太阳能、医疗、中小尺寸面板、半导体等业务。
由此,2018年10万亿日元销售额的目标不得不在20日撤回。(2018年是松下100周年)
金总裁的增长战略是从容易出现价格竞争的家电BToC产品转向以汽车和电子产品为中心的BtoB产品。然而,本应是增长领域的汽车相关业务2020年3月亏损466亿日元。与美国电动车特斯拉的合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营收目标。
相反,索尼一度处境艰难,但现在索尼的表现与松下形成鲜明对比。2008年底,索尼的市值只有1万9千亿日元,而当时的松下已经达到2万7千亿日元,是索尼的近两倍。现在已经被索尼赶超,远远甩在后面。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恒博社长决定转移权力!
南雄贵也是一名工程师,在电池、家电、电视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2019年,我们再次开始建立松下的相关业务,这得到了金和弘毅总裁的信任。在11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南健先生这样说: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松下缺乏速度。
除了人事变动,松下的第二个重要变化是公司制度的变化。2022年4月,松下将实施新的制度,它将成为八个商业公司,这将明确每个公司的责任和权限,并加快商业决策。经营范围聚焦四大基础业务,即:国内外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物流及制造效率支持、电子产品及工业机械、包括电动车电池在内的电池业务。
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是松下打破了现有的制度,而是回到了原点。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1933年采用了事业部制,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说,松下希望借助我们祖先的经验实现再生。
竞争对手的强大使得松下不得不回应变革的要求,它能否再次创造松下奇迹还有待观察。在近期市场的冲击下,日本综合电机厂商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日立制作所也在整理相关业务,拟出售日立金属和日立建机的股份;经营陷入困境的东芝决定退出核电业务,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后续增长支柱。
虽然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改革是否成功,但日本企业总会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领域,作为复兴的筹码。无论如何,松下的改革将是企业改革的一个亮点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