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某新兵连队二班班会上,班长赵云组织战友“夸夸身边的好战友”。“小王在厨房帮忙的时候,抢着干脏活,还主动疏通下水道。”“小张的内务有了很大的进步。”"小李利用休息时间画黑板报."“我的3公里成绩比上次评估提高了27秒。”…每个人都称赞别人,谈论自己的进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
【心理学解读】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除了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即被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些内在的心理需求会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案例中,赵班长关注了战友们希望被关心、被重视、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他通过组织“表扬身边好同志”活动,使战友们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中坚定自信,积极挖掘自身潜力。
新战友初入军营,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畏难甚至丧失自信等不良情绪。基层战士可以尝试用表扬的方法帮助战友强化自我意识,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形成正向激励,促进官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基层部队在表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赞美要具体。表扬越具体,越能达到鼓励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中的波什定律认为,如果人们知道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就会尽力做得更好。比如,一个战友经常被评价为“责任心强”,他也会形成“很负责”的自我意识,在工作或执行任务时会更有责任心。所以基层部队表扬要实事求是,直接说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比如“一班在队列训练中集合快,声音大”。如果只对“表现好”做出笼统的评价,被表扬的同志可能不知道“好”从何而来,也很难达到让被表扬者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目的。
赞美要用成长思维。成长型思维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练习来提高的思维方式。在表扬中运用成长思维,意味着既肯定结果,又重视过程。在战友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基层战士能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我能看到你的努力”。这样,同志们就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收获和进步,思考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这也有助于同志们形成以成长为导向的思维,在遇到挫折时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和肯定,以实际行动克服困难。
表扬要及时。及时表扬一个正确的行为,可以强化这个好的行为。如果战友在工作中的成绩及时得到表扬,就能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果长时间拖延给予表扬,激励效果会减弱。另外,基层战士要善于发现战友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部队骨干可以通过宣传公告栏、录像等多种形式,展示战友在工作和训练中的“高光时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晓林)
分享给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