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创新设计课程郎昆项目组
操作步骤:
确保中控室的电脑已经联网,并安装MySQL环境。下载地址如下:
修改win MySQL服务信息(最好)
计算机右键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修改MySQL服务设置恢复为第一次失败,重新启动服务。将登录更改为本地系统帐户。
上面的操作,我不知道原因,但是确实可以避免bug。
设置MySQL库参数,输入以下代码。(可选步骤)
显示变量,如“超时”;
set interactive _ timeout=604800设置wait _ timeout=604800
(这篇文章不是必须的,主要是因为MySQL有八小时自动断网机制。这一步是为了减少这种机制的影响。上图修改为24h,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计得更长。)
打开系统盘,进入window/system32(也可以在system64中找odbc数据源,不会很粗糙,控制面板也可以找),找到“odbcad32”文件,打开odbcad32文件,选择系统DSN,点击添加。
选择MySQL ODBC Unicode驱动,点击完成。
补充相关信息。注意记录相关信息。测试成功后,开始后续操作。记下数据源名称的详细信息。
打开组态王编辑软件。这次选择的是组态王版本描述。进入项目浏览器。
在命令语言项下选择应用命令语言。
可以在启动时填写代码:
DeviceID:在执行函数时由系统分配,是执行函数的返回号。
DSN:之前记录的数据源名称信息。
UID:数据库的帐户名。
PWD:数据库的密码。
运行时代码,可在顶层设置每隔几毫秒运行一次,以便批量调整写周期。
设置记录体。(它可以用作与数据库中的表一一对应的表)
为了避免错误,我建议将记录体名称设置为数据库表名称。
字段名被设置为数据库表中数据的标题名。
您需要为变量选择一个问号。问号会自动弹出该站点对应的传感器的信息。只需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本教程没有连接传感器,所以无法显示)
添加触发器字段。依此类推,添加所有的表字段,并记录该记录体的名称。
填写应用程序命令语言。从所有函数中查找SQLInsert
设备ID:
TableName:数据表的名称
BindList:记录体的名称。
(记录体可以不一样,只要你自己能分辨。)
停止时,需要添加SQLDisconnect函数。
后记补充:
在本教程中,修改后的八小时重连参数为24h,中控室的软件需要24h重启一次。也可以选择回避模式,即在运行时,每次写数据都会选择SQLConnect()一次,结束时也会选择SQL disconnect();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此类问题,而且当网络通信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由于链接不成功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好像没死机,所以还没测试。暂时不推荐这种联系方式,但是可以将数据库的默认断开时间修改为15天,然后每隔15天重新启动一次。)
如果数据量不大,可以将中控室主机作为单独的数据库,在服务中单独设置,打开端口3306,修改上面的地址类localhost。
感谢沈工郎昆环保和巩俐组态王对本教程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