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解决问题的媒介。
橄榄油市场份额第一,是我前雇主的奥利维拉。营销总监是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女同事。我接触过红酒和啤酒,但并不熟悉。
拿到新品,先了解一下。
商家(经销商)、配送和销售:橄榄油的主要销售渠道是超市和大宗团购(现在也有一些新的零售商和电商)。旺季是国庆春节,销售模式是:
注意,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相反的;退货物流也是相反。
快消品的主要推广方式越来越集中在线下(推):终端取胜/终端为王,通常的葵花宝典是:
线上传播一般由市场部或电商负责:
注意:没有分配率不要浪费子弹。
营销手段效果:
标准意味着低效率。新鲜的新工具在前期是最有效的。大家都用它们形成同质竞争,效果自然就被稀释了。既然是标配,那就只能比内功,看谁更有线,更专业,更高效(销售运营优秀-运营优秀)。
避免单向营销
及时反馈市场反应,以便公司/老板及时调整产品/市场语言/包装/营销策略。
最后:
粮油行业是价格敏感、低毛利、求规模的行业,规模经济意味着成本更低;(几亿是小企业,我前雇主几百亿)
同一个油品,产品体验差别不大,主要在于品牌建设的差异化;
橄榄油在中国是小众油,品牌之间差别不大。其产地主要在欧洲,未来市场规模不大。所以非粮油玩家进入橄榄油市场并不乐观,渠道营销费用提不起来。以奥利维拉为例:渠道和促销员可以“搭金龙鱼的便车”。同样,中粮和鲁花也被赛道上的巨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