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专栏系列——酷公司,致力于介绍全球那些“酷”而精彩的公司。欢迎自荐或自荐!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公司让人昏昏欲睡,但也有一些公司让人神清气爽,神清气爽。
今天“酷公司”专栏首先要介绍的公司是代码搜索工具公司Sourcegraph。
最近投资圈和代码圈有了新的交集。大家都很关注一家叫Sourcegraph的公司。
首先,在创投圈,2013年成立的公司mega round达到了10亿美元,估值超过26亿美元,数字亮眼。
而且在代码圈,在CSDN这样的社区,这家公司的名字也被频繁提及,他们的代码查看工具被各个开发者称为“神器”。
典艺
他们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这个东西就是做“代码的谷歌”。
现在每个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软件项目,都不同程度的要处理一些代码。随着这些代码库的增长,更多的仓库和开发者工具被投入到这个巨大的“编码池”中。
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挤在一个池子里,形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想而知,乱七八糟的代码会给管理层带来严峻的挑战。
所以,很明显“开源代码库”是手边的“程序员金矿”,但是如何从中挑选合适的代码需要很多技巧,你会发现很多时间都浪费在阅读缺乏文档的代码上。
Sourcegraph的出现结束了这种局面。Sourcegraph结合了DevOps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一个代码搜索和浏览工具,可以根据语义索引Web上的开源代码。
开发人员可以从代码库、安装包甚至函数中搜索代码。他们也可以点击已经完全链接的代码来阅读文档,跳转到变量定义,或者马上找到可用的演示。总之,这一切都可以在网页浏览器上完成,无需配置任何编辑器。
这样,Sourcegraph成功地跨越了仓库、编程语言、文件格式、编辑器等等。
通过Sourcegraph,开发人员可以更快地发现和修复问题,弄清楚如何使用特定的函数,确定更改一段代码会对依赖关系产生什么影响,自动执行大规模重构,等等。
举个栗子——在Sourcegraph中搜索docker的源代码。只要把鼠标放在函数名上点击,就会出现代码框。单击转到定义,跳转到定义该函数的位置。非常方便。
所以,如果你是开发人员,有自己的代码库,最好让他们支持Sourcegraph,因为Sourcegraph可以按语义层次索引函数。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语义搜索项目、功能或安装包。
目前Sourcegraph已经支持Go、Java和Python,后续还会支持JavaScript、Ruby和Haskell。
代码片段也可以交互,您可以轻松地从网页上共享代码。而且Sourcegraph的核心分析库也是开源的,非常方便。
殿儿
他们的发展道路很酷。
首先,从Sourcegraph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这些都不是普通人。
目前公司未来1年、3年、5年甚至10年要达到的目标已经明确,并不是画大饼。实施的粒度已经细化到每一个产品,每一个部门。
最棒的是,公司对每个细化环节都设定了业务假设,保证每个环节的每一步都可以续保,从根本上杜绝了大忽悠。
其次,公司发展逐年加速。
要知道,源图成立于2013年,现在员工还不到100人。到2020年,公司的ARR增长率达到400%,留存率达到245%。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厚积薄发”的故事。
可以说,Sourcegraph走的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公司从来没有认真的商业化过。根据融资情况,2013-2019年,公司融资不到3000万美元。2020年连续三轮,两亿美金化掉!如果按这个加速,明年IPO也是很有可能的。
又是“君子豹变”,如何调整发展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公司,尤其是那些爱讲“坚守”、“深耕”、“All in”的公司,来表达自己“与发展方向同生共死”的决心,给投资人看。
其实没必要。至少Sourcegraph不是。在A轮融资中,Sourcegraph的定位根本不是“代码界的谷歌”,而是一个协作工具。通用代码搜索实际上是几年前才提出的概念。
殿三
他们的想法很酷。
在Sourcegraph的官网上,有专门的“策略”频道。Sourcegraph出人意料地把他的策略写成了一篇神奇的短文。也能看出这家公司的想法有多酷。
让我们给你看一些原文的摘录。
当然,你也可以登录他们的“策略”网页:
关于目的-
我们做的一切都源于我们的目的,让每个人都能编程。未来30年,我们将通过以下战略实现这一目标:
关于愿景-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编程。一个每个人(不仅仅是世界人口)都可以编程的世界将会看到更快、更广泛和更有益的技术进步。
关于背景和动机(这相当史诗般的热潮)—
文字发明几千年后,大多数人还是文盲。全民扫盲似乎不太可能。真的有可能人人都会读书写字吗?识字对普通人有什么好处?正如我们现在所知,每个人都有能力并从识字中受益匪浅。
大约在1976年,只有世界人口使用计算机。两家小公司试图让计算变得普遍:一家是苹果公司,其当时的愿景是以计算机的形式制造“大脑的自行车”;另一方面,微软想让电脑“出现在每个家庭的每张桌子上”。虽然在当时似乎不太可能,但正如我们现在所知,每个人都可以从拥有一台电脑(或手机)中受益匪浅。
今天,世界上只有大约一半的人口会编码。这个小团体已经开发了运行现代世界和改善数十亿人生活的软件。想想如果每个人都会编程。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将能够通过构建软件来解决问题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不知道这几十亿程序员到底会创造什么,但我们知道这将带来更快更广的技术进步。
Beyang Liu,Sourcegraph创始人之一
提出“大代码)――时代”――听起来和“大数据时代”一样激动人心
我们生活在大代码时代:代码的数量、复杂性和价值都在快速增长。
大代码时代之前构想的工具和实践将会崩溃,留下一个庞大但复杂而脆弱的代码库。任何改变都可能毁掉整个事情。开发人员对做出改变犹豫不决。生产力下降,沟通瓶颈增加,交付不能按时完成,质量下降。
这是一个“新游戏”。掌握了这一点的公司将会蓬勃发展。不这样做的公司会失败。
对于技术用户来说,大代码非常棒。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软件,它更个性化和更快,在他们的台式机,手机和手表上,它是本地化的,等等。但对于开发者来说,与10年前相比,构建软件的难度要大得多,需要做的工作也更多。
关于代码搜索――把自己比作偷了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代码搜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当您处理大型共享代码库或严重依赖组织外部的开源代码时,它变得不可或缺。它就像火一样――强大而多才多艺,见过光明的人无法想象回到黑暗。让我们把代码搜索从奥林巴斯山拿下来,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而不仅仅是在谷歌和其他科技巨头工作的开发人员。
Sourcegraph的另一位创始人Quinn Slack
2005年展望:守则民主化
我们将让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公共代码图。
代码的世界正在爆炸,但对于任何特定的人来说,世界的大部分仍然是未知的。我们将绘制宇宙及其依赖、引用和作者关系图,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遍历、探索、发现和利用它。(想想谷歌和雅虎。)
10年愿景:编码民主化
我们将使编程成为一种普遍技能(就像普遍识字一样)。这不仅需要简化编码,还需要引入更广泛的经济激励――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通过编程谋生。
随着代码成为每个公司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访问代码产生影响。它将从软件工程附近的产品管理和SRE等角色开始,但我们想象代码在未来将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组织中的几乎每个人都有兴趣了解和修改它。这适用于所有规模的组织。
编程本身是一种技术,我们预计技术采用曲线最终将扩展到几乎所有人。(就像大家都采用了读书写字的“技术”一样。Netscape Navigator和Google Web Search等工具使每个人都能访问互联网,Windows和Macintosh使每个人都能访问桌面计算。我们将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编码。
写在最后
科技公司的“酷”不是文字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科技产品要足够超越同行。
比如,目前Sourcegraph已经在GitHub上索引了前100万个仓库,在GitLab上索引了约12000个仓库。
到今年年底,它计划将总数提高到500万以上。
另外,酷派Sourcegraph甚至对客户也有要求(这个比较酷,不好学)——早期客户都至少有准一线的技术实力。这些公司技术能力不输给大厂,但更珍惜资源的开发。
换句话说,只有服务一流的客户,才能创造一流的产品。
其实Sourcegraph最酷的是他带给人们的启发:要成为一家好公司,不一定需要崇高的理念,也不一定需要宏大的叙事。有时,通过定义一个只有拐点的新趋势,并使用现有的最佳实践,您可以“重复几十个步骤,然后豁然开朗”
所以,开发者与其盯着Gartner报告,不如看看有没有内部小工具解决了一些真正的痛点。
虽然现在很卑微,但以后可能是很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