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核心,其他各表是资产负债表中某一项目的说明和解释。因此,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整体情况的总体描述,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是好是坏。
一.总体分析
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结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
是对资产企业资本的占用,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资源;
债务和股东权益是企业资金的两个差异,是企业不得不承担的代价;
1.资产分析
是资产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首先,分析资产规模的变化。
处于成长期或者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资产肯定是在增加的。同时,从行业整体发展考虑,还要看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性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还是高能耗、高污染等急需整改的行业。企业资产规模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在行业萎缩的同时,企业资产规模却在扩大,一定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其次,分析资产的结构或构成。
将资产分为两类:经营性资产和金融资产(投资性资产)。对比这两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就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主营业务。集团公司或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金融资产会更多;如果一个普通的加工制造公司,投资资产占比很大,说明主营业务有问题,值得关注。
最后,具体资产的分析。
通过以上两点,可以对企业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然后对每个资产项目进行详细的考察。
(1)货币现金/银行存款
现金往往被分析师忽略,因为一般情况下,企业不会持有太多的闲置资金。从行业发展考虑,一般成长型行业投资机会较多,企业不太可能有大量闲置资金;如果一个企业持有大量现金(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现金规模),说明这个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存在问题,或者缺乏投资机会。
(2)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一般和营业收入一起解读,看企业的收入有多少没有收回,也能反映企业的赊销政策的变化。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应收账款多,意味着别人欠企业的钱多,企业的地位不够强,谈判能力弱。反之,应付项目,如果应付款项较多,说明企业欠别人的钱较多。除非企业真的没钱,说明企业本身很强大,可以占用别人的大量资金。此外,还要注意应收账款的客户和行业。
(3)库存
存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因为出售存货可以给企业带来收入。而存货是企业最容易操纵的项目,因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利润影响很大。
简单来说,需要注意这几个问题:一是库存的大规模增减;二是存货周转率的变化。
存货的大幅增减可能是因为企业存货管理能力的变化,也可能是企业在调整利润。原材料从加工开始到最终销售都是以库存的形式存在的。存货对外销售后才会结转到成本,成本直接影响利润。如果企业销售完产品后不结转成本,库存规模会变大,利润也会变大。所以要看存货的周转率,对比行业,看周转速度。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那么周转肯定是慢的。
(4)固定资产
有些固定资产是生产经营用的,如厂房、机器设备等;有些是管理部门用的,比如电脑,商务车等。关注生产经营中固定资产的规模变化。在考虑规模时,按原价考虑更合理,因为折旧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手段,设备厂房的生产能力并不随着折旧的变化而变化。应该是这类资产的产能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对于固定资产,需要考察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简单来说,就是指这类资产是否给企业带来了业务量和收入的增加。不然为什么要买固定资产?一般有这样一个逻辑: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加,产生的存货也要增加,否则,固定资产就不会产生效益。算一算,(存货成本)/固定资产,分子代表生产规模;如果这个值比较大,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就比较高。然后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看固定资产的利润贡献。
(5)投资资产
看一下长期股权投资,结合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因为持有投资资产的目的是赚钱,如果这部分资产没有带来现金流入,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投资泡沫,也就是轻投资不赚钱。
(6)其他应收款
关联企业贷款一般放在其他应收款中。现实中,一些企业为了掩盖关联方贷款,利用存货的不可测性(如煤矿企业、海产品养殖企业),将这部分贷款计入存货,然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这部分贷款完全转移给关联方,不留痕迹。所以对于其他应收款,要看是否是关联方借款,是否有借款协议。规模过大,关联交易严重。然后再看关联方是谁。如果是这个企业的母公司,那么这笔钱是比较难收回的;如果是子公司,更容易收回。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析
(1)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A/P项目反映了企业占用他人资金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谈判能力和在行业中的地位。应付票据,检查是否有较多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如果有多张商业承兑汇票,说明对方客户信任企业的信用;
(2)短期借款
短期内需要偿还的短期贷款压力较大,所以短期贷款只适用于短期项目资金,一般用于企业资金周转;然后比较企业的货币资金规模;如果货币资金规模远远大于短期贷款,那么企业一方面有大量闲置资金,另一方面有短期利息支出,可能会造成资金配置的问题。
(3)长期借款
长期贷款一般用于长期投资项目,如购买固定资产。结合固定资产分析,看长期借款的效率。
(4)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之和是股东投入企业的资源。实收资本是企业实际收到的资本,一般与企业工商注册资本一致。资本公积包含的内容更多,如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企业收到的捐赠等。资本公积一般用于增资,并不反映所有者对企业的产权关系,更多反映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溢价。因此,与实收资本相比,资本公积是不稳定的,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因此,企业的实力更多取决于实收资本的规模。资本公积过大,企业稳定性不足。
(5)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这两项代表企业赚取的利润,是企业成长能力的体现。
关于语句的分析,不同的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角度,所以上面只提供一个角度的分析,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