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日报记者米方杰
在“人才”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总部企业的争夺也在悄然进行。随着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6月9日,猛犸新闻东方日报记者从郑州获悉,郑州启动新一轮总部企业认定审核工作。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总部企业?郑州公认的总部企业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县区?
郑州启动新一轮总部企业认定审核工作。
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是龙头企业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总部经济的优势立竿见影。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关键。因此,争夺龙头企业总部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郑州总部经济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知名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落户郑州。
记者了解到,日前,郑州市财政局发布通知称,将于2019年、2020年开展郑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审核工作。通知称,总部企业认定为郑州市新设立、新迁入企业或现有企业,符合总部企业设立条件和标准。对总部设立情况的审核,就像对郑州已认定总部企业2019年、2020年情况的审核。
据悉,上述通知明确,郑州市各县(市、区)总部经济部门负责本地区总部企业的初审。各县(市、区)总部经济部门初审完毕后,于8月10日前将申请材料、初审汇总表、书面审查意见审核情况报送郑州市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届时,郑州市财政局将组织相关部门会同市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目前,郑州已认定总部企业37家,其中金水区最多。
郑州目前有多少家总部企业?对此,郑州市财政局在相关通知中给出了详细名单,共有37家。
记者通过企名网查询37家总部企业信息后发现,在已认定的37家总部企业中,金水区数量最多,有9家总部企业位于金水区辖区内,其次是经开区,有8家总部企业,其次是管城区和中原区,各有5家。
具体来说:
金水区有9家公司,分别是:泰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河南永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郑州银燕金融配套服务有限公司、谷网安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新大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吉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万安实业有限公司、郑州金辉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经济开发区8家,分别是:华润河南制药有限公司、郑州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河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河南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河南九州通药业有限公司、航天信息河南有限公司;
中原有五家公司,分别是: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吴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有限公司;研究所有限公司;
市区5家,分别是:河南航天金穗电子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河南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张仲景制药有限公司、河南中油联合油气销售有限公司;
其他
尚洁区有两家公司,分别是:河南新树实业有限公司和中铝矿业有限公司;
荥阳市有一家,是郑州天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注意到,2018年郑州的总部企业只有16家。现在,经过两年的发展,郑州的总部企业已经达到37家。预计经过新一轮的认定和审核,郑州的总部企业数量将再次增加。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达到总部企业的标准?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总部企业?此前郑州市出台的《郑州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给出了详细的界定标准,《办法》明确。第一个条件是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符合郑州市产业政策导向,依法经营。同时,在郑州注册并连续经营1年以上(含1年),在市外拥有不少于3家控股企业或分支机构,具有总部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法人企业,可申请认定总部企业。
根据上述《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国家和中央确定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在郑、 且上一年度地方税收500万元以上(新引进企业承诺次年及后续奖励补助年度在本市缴纳地方税收500万元以上),还可申请郑州市总部企业认定。
003010同时明确,在郑州注册但经营不满一年的企业法人,实收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与市政府或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承诺次年经营收入纳入本市统计核算,在本市缴纳地方税收1000万元以上。法人企业也可以申请认定为总部企业。
此外,从原注册地新迁入的法人企业与郑州市政府或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承诺在本市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次年迁入企业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在本市缴纳地方税收1000万元以上。符合郑州市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经研究可直接认定的企业。
总部对首次上市融资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被认定为郑州总部企业能获得哪些好处?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引进、扶持和培育总部企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郑州市制定的《办法》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郑州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明确,总部企业自认定年度起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首次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的,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首次获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总部企业兼并重组境内外上市公司并迁回我市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办法》同时提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和5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和200万元。
《办法》还提出支持总部企业建设办公楼自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