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政许可以外的事项,只要国家政策和权威文件中提到的行业或经营项目可以放开,不得拒绝登记。
新规除了划定企业名称禁止使用的“红线”,还更详细地列举了各种情况,让基层工作人员知道哪些名称不能核准。
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连续发布《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企业名称相同相近比对规则》三个文件,对企业注册名称的审核作出了新的规定。
企业在注册之前,需要给自己起个名字,选择经营范围。比如,摩拜单车的一家企业名称是“摩拜单车(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是软件技术开发、自行车租赁。按规定,企业的经营范围不能随意填写,必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找到出处。目前工商部门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局2011年制定的。随着各种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企业登记的经营范围已经不能用行业经营范围的术语来涵盖。比如共享经济催生的一些新业态,就找不到依据。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乐妍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工商局和地方注册窗口存在工作人员觉得没有依据,或者没有现有的规范用语,就拒绝给当事人办理营业执照的现象。因此,此次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未规范的新兴行业或特定业务项目,申请人可通过相关政策文件、专业文献等辅助证明予以认可。
“对于行政许可以外的事项,只要是国家政策和权威文件中提到的行业或经营项目都可以放开,不能拒绝登记。”王乐妍解释说,比如在国务院和各部委的相关文件中,申请人申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或共享经济或智慧医疗的,工商部门要及时受理并登记注册。同时,需要在经营范围术语规范中增加最新的相关行业用语。
前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奇葩的名字,比如“宝鸡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他们相信在牛大爷的带领下,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长39个字。同样的名字,在陕西可以注册,在北京不一定能注册,因为企业名称的审核是人工进行的,有很大的主观因素。有些企业想出的名字并不违法,但确实很奇葩。基层审计人员不确定,只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