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文君宣的地理世界观2019-03-16
年龄〔第68条〕
作者:文俊轩/尘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文末和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理图集在对话框回复:地图
在中原古代的“风水”文化中,有“山管民,水管财”的说法。但是,我相信,你们的前辈“大师们”应该不曾想到,这七个字真的在中央国西北的这片大陆腹地显示出了价值。
在东亚的核心地区,更多的是山区作为屏障,不仅为整个中亚-西部地区提供了大部分的淡水,也是承载人口的重要场所。与巴音布鲁克草原类似,这片群山环绕的高原牧场并不是乌孙版图上的唯一。
就“伊犁河流域”这一地理概念而言,它不仅涵盖伊犁河中游腹地的冲积平原。以喀什、巩乃斯、特克斯河为代表的上游流域也是伊犁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对于牧民来说,伊犁河谷最好的草原,并不是三江汇合后伊犁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乌孙山之南的特克斯谷是整个伊犁河谷风水最好的地方。
无论是在地形图上,还是实地考察,我们都应该很容易看到喇叭形伊犁河谷中乌孙山的存在。这条位于伊犁河干流以南的天山支脉,与天山主脉的“哈尔克山”共同围成一个橄榄形的山间盆地区——特克斯河谷。
如果山谷的低点位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尤尔杜斯盆地,则为高山盆地;然后是特克斯谷,最低点在海拔1300米以上,是中山盆地。在我们现在的行政版图上,这个山区是昭苏、特克斯两县管辖的。因此也可称为“特克斯-昭苏盆地”。
与尤尔杜斯盆地一样,“特克斯-昭苏盆地”西高东低,这使得穿越它的特克斯河走了一条独特的路线。当那天山北麓的大部分河流都向西流的时候,特克斯河却像千里之外的东亚核心区的河流一样倔强地向东流。
“逆流”400多公里后,从北部出盆地,汇入流向和结构都是最美的贡乃斯河,向西转向巴尔喀什湖方向。特克斯河谷之所以风水最好,不是因为它独特的流向,而是因为它优越的游牧条件。
喇叭形的伊犁河谷虽然开口向西,整体降水充沛,气候温和,但内部亚板块的气候和地貌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伊犁河谷腹地的平原中游。由于远离山区,相对较少的自然降水使其在气候环境上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00-350毫米)。
而上游河谷和丘陵地区的降水会多很多(年降水量350-500mm),气候上算是半湿润地区。相对较高的海拔也使得上游河谷的年平均气候较低。这一点在特克斯山谷尤为明显,该山谷被两山环绕,海拔较高(山谷中部平原平均海拔约650米)。由于气候凉爽,特克斯山谷地区春秋相连,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夏天。
对于游牧民族最依赖的马、羊等牲畜来说,他们不喜欢炎热的夏天。虽然这个季节,更充沛的降水往往会导致更肥美的饲草生长,一方面,炎热的气候会对家畜生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高温会滋生蚊蝇,让牲畜吃不好。
所以这个季节的牲畜最多只能养肥。真正的生长期和生长高峰在环境温凉的春秋后期,也是牧草生长期。所谓“秋高马肥”也是指这个。
有鉴于此,海拔适中的地区,如特克斯山谷,几乎不用考虑避暑的问题,更容易受到游牧民的青睐。正因为如此,那些气候相对寒冷,水生植物丰富的地区会更容易出好马(这也是中部国家核心区的短板)。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在劝说乌孙人与汉帝国友好相处时,带回了数十匹产于特克斯草原的乌孙马,一度令汉武帝心醉,将其命名为天马。
今天的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当时汉武帝的兴奋。但是仔细想想。如果美国现在把他们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转让给中国,我相信会更容易理解技术上意味着什么。
在古典时期的军事博弈中,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军事潜力,尤其是在你准备战略上反击游牧民族的时候(没有马匹的保障,只能被动防守)。所以,当乌孙人向汉帝国献上1000天马聘礼时,汉武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然,中乌之所以以最高外交礼仪结盟,更多是出于地缘政治上的相互需要。但有了这些重要的战略物质作为润滑剂,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显然更容易实现。
为了庆祝这一外交成果带来的政治和技术双丰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甚至为这些天马写下了“天马从西极来,万归德”。程维Xi的投降外国,涉及流沙Xi的四个外国制服”是一首诗庆祝(《西极天马歌》)。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这场改变西域地理格局,使中乌双赢的交易中,唯一意义重大的牺牲应该是汉朝用来娶妻的“西君公主”。
这个被迫牺牲个人幸福来完成国家使命的帝王女儿,也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我家嫁我天界,我远在乌孙,异国他乡。穹顶是房间,地毯是墙壁,肉是食物,奶酪是果肉。时常思念心头,愿为黄鹂回故乡。”
相信以我们中学的古文知识,能感受到这位亲公主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