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及儿时的梦想,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公司的大老板。有意思的是,很多国内公司的名字里都加了“有限”二字。这是什么意图?这是不必要的还是另有隐情?
创业初期,很多人在准备好启动资金的情况下,都会花时间去了解一下开公司的相关知识。很多时候,人们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资产捆绑在一起,所以为了能够承担一部分金额,他们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为亏损设定一个明确的底线。
这样,即使公司破产后,他们也能全身而退。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意味着企业经营者将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但由于“有限”二字的存在,他们只会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一般不会超过他们的投资额度。
正是这个细节深得人心,所以在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走在前面。值得一提的是,“有限”一词的出现成为了有限公司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分界线。
假设经营者和他的朋友共同投资100万创办公司,但由于经营不善,公司最终负债200万,导致破产。在没有违法行为的前提下,企业经营者和他的朋友只需要分别承担50万的损失。如果金额超过这部分,他们就不用承担了。
当然,如果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一系列违法、欺骗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有限”二字并不是免死金牌,如果全部故意逃避债务,申请破产,这种行为无疑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考虑到这一点,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充分的回应。
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对公司承担连带债务外,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看来,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有限”并不是万能的护身符。如果他们不能遵守法律,他们最终的命运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有限”二字,很多公司都很有名。因为在很多人的传统思维中,公司的名字和人的名字一样,会伴随人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在给公司命名的时候,他们也要遵循固定的规范,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九十”。
一般来说,公司名称主要由公司的行政区域代码、字号、行业特点和组织形式组成。其中,行政区域是指公司所在地的名称。如果是以“中国”、“国家”、“全国”开头的,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即使要用这个名字,也需要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事实上,大部分公司的地名都在县级以上,所以不会用特别宽泛的地名。
同时,字号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可由经营者自由选择。但是,为了避免社会误导和不良影响,很多人会想避开霉运,选择一些寓意好的名字。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尽量避免数字和字母,这样似乎更能体现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更专业。
环顾四周,全国范围内,中国注册的企业已经达到2900万家,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就算你回顾上个世纪,自己成立公司的门槛也不是很高。如果把老板算在内,三到四个人就可以开一家公司,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难。
但是,无论是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都必须清楚这一点。有限责任公司对应的是很久以前的无限责任公司。然而,这种公司在中国还没有出现,据报道,这种性质的公司在国外开始“灭绝”。一般来说,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因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方面,有限责任公司可以简称为“有限公司”,因为其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样。
另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简称为“股份公司”。它的全部资本被分成相等的股份。股东以其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因此,这类公司必须在其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字样。
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是有限的,受其出资额的限制。也就是说,当公司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时,股东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即不需要为公司清偿债务。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有限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适当的保护公司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造成很多限制,让人头疼。运营商在考虑开公司之前,需要结合规模、自然风险、纳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服务形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目标最优化。仅仅是道听途说或者人云亦云,并不会让公司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般来说,作为公司的重要标识之一,企业的名称和组织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主要看经营策略是否正确,经营方向是否长远。此外,努力和坚持也可以为成功奠定必要的基础。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