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https://www.zhucesz.com/)记者李贝贝苏州报道
4月11日至13日,以“新形势、新思维、新动能”为主题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9(第十六届)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酒店举行。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商业地产的现在和未来。年会由全国工商联商业地产研究会主办,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华夏时报、吴晓波频道、场景实验室联合主办,腾讯房产网承办。
吴晓波:中国的消费社会已经从基本消费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创始人吴晓波看来,目前的商业地产市场已经从价格主导阶段逐渐回归到产品主动阶段。随着移动支付的铺天盖地而来,传播方式、受众、购物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吴晓波用“美、善、小、女人味”五个字总结了当前商业地产的新特点,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优秀的新兴品牌可以找到一席之地,迭代速度可以加快,可以不断孵化出更多好的产品。
顾云昌:只需要三句话就能理解龙凤呈祥的中国房地产。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认为,理解中国房地产有三个词:发展潜力、发展周期、发展差异。房地产的新形势是“稳”,严控风险,使中国房地产发展乃至中国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在中速发展的平台上高质量发展。认为中国地产,龙(住宅地产)冯(产业地产)希望住宅地产继续“一帆风顺”,而产业地产“必须要有新思维,找到新动能,才能产生企业效应,真正服务于美好生活”。
车建新:商业零售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会长、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对商业地产的前景相当乐观。指出国家要拉动内需,实现国人美好生活,实现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因此未来商业零售前景非常广阔。但一方面,淘汰还在继续;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的商场不一定是中国商业的未来。所以车建新强调:“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商场会越来越像中国,越来越像中国。”
丁立业:做好商业地产,提升管理能力,是一个可持续的话题。
印度商业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业强调,做好商业地产,或者说收购商业物业的第一个能力,就是如何提高购物中心的运营能力。要经营好购物中心,就要给消费者提供真正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大宗交易市场日益火爆的当下,商业地产的收购重点在于项目的运营或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如果缺乏运营能力,缺乏打造产品的基本功,或者缺乏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不要轻易购买”。
赵英明:这个时代,“人、货、市场”匹配很重要。
https://www.zhucesz.com/集团副总裁赵英明表示,在目前的商业地产市场上,战争是一场“物理”战争,是全方位的。据推测,随着5G的推广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第四个场景,即“内容场景”,将很快出现在线上、线下和微信业务之外:内容被转化,转化被传达。这是未来的变化,“场”在不断裂变。“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必须认识到,不同的‘领域’会对应不同的人。在对“人、货物和领域”的理解中,它将是一个特别
知名互联网专家、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认为,场景创新是人、货、场的融合。社交零售和商业兴起的背后逻辑是,社交3354通过社交网络的驱动,定义了客户的裂变口碑和高流量效率。思考这种变化必然会引发用户的操作。吴声认为,商业地产要经营的是用户快速迭代的消费精神,如何不断刷新用户的自豪感。在这样一个问题的核心,商业模式将是闭环的。
周鹏:以人为本的战略重点是正确的商业模式。
大悦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直言,实体商业和电子商务遇到的发展瓶颈和各种市场乱象,说到底是消费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割裂,但这也会给转型时期的商业地产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周鹏强调,智慧零售绝对不是零售行业的终端,也不是最终的竞争力。其实一切以人为出发点的战略聚焦才是正确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正确的商业模式下,通过加强商业实力是有可能实现突破的。
苏鑫: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新业务和新金融机会
合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表示,城市更新可以让政府、消费者、投资者实现共赢。在城市更新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国内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也进入了存量开发期。苏鑫强调,城市更新离不开新的商业,房地产公司需要改变。变化的趋势是从开发到资产管理。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助手,这个助手就是专业的金融资产管理机构。
于:人工智能预测并创造商业地产的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汇纳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数据科学顾问胡宇指出,近年来,围绕购物中心推出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最大的问题是弱落地。据悉,胡宇团队从2018年开始联手汇纳科技,共同将前沿科学带入商业地产领域。胡宇希望团队已经做出来的两个产品,线下流量优化和流量与价值的动态量化,能够帮助购物中心,帮助品牌预测未来,创造更好的未来。
董春梅:总是能更好地洞察消费者。
尼尔森(中国)副总裁董春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整体消费者的宏观消费趋势指数为115,创历史新高,表明中国消费者的整体消费趋势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消费者的表现来自于自我导向型消费和社会联系型消费的特征。建议董春梅品牌党和商场在制定会员制时,注意人格和社会两个维度:“现在是消费者主权的时代。无论我们在产品创新、场景营销、场景优化等方面做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好地洞察消费者。”
赖: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和文化。
北京侨福芳草地总经理赖认为,人是群居动物,5G可以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但不能代替人性。赖认为,商业地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站在用户的立场考虑如何做产品,更加关注细节;二是如何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和元素,比如茶文化、苏绣、扎染、风筝等。要系统地整理和传播创新成果,让年轻人更愿意理解、接受和传承。
田:智慧零售助力地产升级消费体验。
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田以“理论与实践案例”阐述了智慧零售将如何帮助房地产升级消费体验。田表示,当前零售行业正在逐步进行用户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但很多零售企业对“人”(用户)、“货”(商品)、“店”(零售场景)的管理仍处于高度碎片化状态,以数字用户为核心的思维和运营模式尚未形成。在“人”、“货”、“市场”融合的大趋势下,腾讯将继续发挥“连接”能力,应对多点触控时代消费者的变化,帮助商家实现大幅增长。
于国安:一起玩,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体验。
太古地产三里屯太古里总经理于国安强调,“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物业投资和营销手段都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一切为了给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体验”。从过去到未来,三里屯太古里的态度就是一起玩。“时尚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尤其是三里屯太古里,顾客也很特别,和传统的不一样。潮流不只是把Logo贴在身上,而是展现生活方式。”
叶音:亚朵的成功始于酒店,而不仅仅是酒店。
亚朵集团创始人兼CEO叶鲁臻表示,在人心难存的数字时代,亚朵要引导人心扎根的地方。清新、自然、简单、温暖的人是亚朵的品牌DNA。在叶看来,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强大而独特的组织,是不可能支撑好的内容和产品的。而亚朵希望满足每个人在不同时空的需求。“这是我们的世界观和企业的目标。我们希望成为新中产阶级更美好生活的入口,成为一家舒适而微笑的公司”。
杨:坚持原创,产品是核心中的核心。
据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杨介绍,2018年,李宁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多项经营指标得到提升。业绩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是渠道升级的导向和策略。目前,李宁(中国)主要通过业务、产品、沟通模式等方面进行渠道升级。杨强调,在准确细分消费群体的同时,必须坚持李宁(中国)原有的产品设计。一个好的品牌公司,尤其是做了30年运动品牌的公司,产品是核心,做好时尚也是产品。
赵霖:要走得远,品牌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奈雪的茶,起步于深圳,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深圳轻餐饮行业的第一品牌。奈氏茶饮创始人、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霖分析,一个品牌要想走得远,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注重体验和创新。赵霖夫妇希望奈雪的茶叶能成为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也能有所收获。
翁东华:不能引流的场景都是耍流氓。
“文和优”品牌联合创始人翁东华认为,把一家店打造成城市的地标,也就是社区,非常重要。社群的重要核心是里面的价值,即“体验价值,不能引流的场景都是流氓”。其次,媒体传播的力量不可小觑。翁东华透露,“文和优”急需进驻北上广深武汉南京,做更大的文化项目,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社区”。
陈俊宇:解决传统销售型商业步行街“三痛”的出路
润凯商业集团董事长陈俊宇指出,由于产权分散,开发商管理缺位,传统的销售型商业步行街往往难以为继,投资者难以获得回报。对此,开润为步行街总结了五个统一标准下的一系列三套方法和118条原则。针对“不想管”、“没人管”、“管不了”的问题,以统一规划、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物业管理等方式进行处理。解决了步行街等行业变“无街”的痛点。
魏东:打造以乘客为中心的场景营销中心站
首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汽约车)CEO魏东表示,对于每天覆盖8000万出行者的打车市场来说,如何获取新用户,增强用户粘性是行业的痛点。为了寻求突破,在互联网营销遍地开花的今天,首汽约车公司以汽车平台为基础,引入大量企业用户,建设以乘客为中心的场景营销中心站,旨在打造一个以汽车为载体的空间和移动生活,再次刷新了人们对网约车公司的认知。
张军:八戒工场的本质是为入驻企业创造商机。
重庆企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军表示,互联网产业与商业地产产业的融合,要用互联网的模式,让商业空间从空间到价格的价值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超效率。作为中国最大的B2B商务平台,https://www.zhucesz.com/正在探索线上线下产业资源整合的新模式。“八戒工场其实就是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可以理解为现代互联网服务业的产业园。八戒工场的本质是为所有入驻企业创造商机。”
编辑:张贝编辑:王炳宁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