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奸杀案嫌疑人素描:被公派到德国后,经营一条名犬,有了外号成为公司股东。微信的名字是…
大河视点
时隔28年,南医大奸杀案告破。
2月23日晚,南京警方通报:“1992年3月24日,我市鼓楼区原南京医学院发生一起残忍杀害女学生林的案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调集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因为缺少破案条件,凶手不明确。28年来,专案组牢记职责使命,坚持紧盯形势,采取多种措施,锲而不舍地攻克难题。2020年2月23日,专案组获得重大破案线索。当日凌晨,犯罪嫌疑人马某某被抓获,案件一举破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连续追捕28年,死者父亲悲痛去世,办案民警难以释怀。嫌疑人也从26岁变到54岁,娶妻生子,兼职从事名犬生意,在养犬圈小有名气。周围的人都说,‘真的不可能和强奸犯、杀人犯扯上关系。’
据《现代快报》报道,本案犯罪嫌疑人马某在朋友和同事眼中,一直是个‘善良老实’的人。根据他的微信头像,马留着长发,面带微笑,穿着黑色外套和牛仔裤,手里抱着一只小狗。
一位熟悉马的同事回忆说,马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生活挺好的。”他老婆有出租车牌照,租出去了,女儿也上了大学,‘真的不能和强奸犯杀人犯扯上关系’。
据媒体报道,马是隅田集团的司机,其部门是“车队”。住友集团在中国出口百强企业中排名第22位。他的父亲是隅田的老员工。有了这层关系,他成了司机中为数不多的正式员工。
据朋友回忆,马2000年初在苏美达工作。他被借调到德国,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两只牧羊犬。从此,马在正常工作之余,开始经营起了名狗生意,在狗圈小有名气。据悉,马还在隅田集团的一部宣传片中出境,清洗车身,作为司机驾驶车辆。
天眼查显示,马还是苏美达的公司——江苏苏美克综合管理中心的合伙人。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214万元。某公司认缴出资28万元,持股比例为。
他认识的人基本上给的评价都是一样的:善良,忠诚,诚实。马的电话号码是一个漂亮的电话号码,连续五个号码,从侧面说明他的收入不错。他的微信叫“一心一世界”。
专案组成立于2018年,分析了120份案卷,并前往十玉笙进行调查。
调查的消息传出后,负责调查此案的原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朱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1997年调任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领导以来,此案一直是他工作的重点。但是,当年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远不如今天。朱建国承认,当时这主要是一种人群策略。以前主要靠脸书画像,看这个画像像不像,然后用传统方法摸牌,排队调查。所有的区都派人来了,这需要很多努力和工作。
朱建国的《脸书画像》,《扬子晚报》,也追溯到28年前的报纸报道,追溯这个过程。
据1992年7月4日《扬子晚报》头版报道,案发后,警方邀请专业人士参与,根据目击者在黑暗中瞬间相遇的描述,绘制了当时凶手的模拟画像,并刊登在报纸上。画像显示,嫌疑人浓眉大眼,但长相有些凶狠。
与这幅画像相对应的是,当时南京市公安局也发布了悬赏令,额度为1万元。就购买力而言,
很多人认为南医大奸杀案被侦破是因为最近一次意外的DNA检测。但据江苏新闻广播报道,早在2018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就成立了《》杀人案件侦破领导小组。一年多来,专案组对当年的120余份卷宗逐一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分赴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10个余胜市对重点人员进行深入调查。今年2月19日,徐州传来消息。经过深入应用最新刑事技术,本市沛县一名叫一马的家庭成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南京警方兵分两路,一路赶赴徐州进一步核实,另一路走访调查在宁家属,重点对符合嫌疑人年龄特征的人员进行进一步工作。
2月23日凌晨,警方发现家住南京市玄武区某小区的马某刚的DNA数据与嫌疑人完全一致。23日凌晨6时许,办案民警在马某的钢屋内将其抓获。经审讯,马某刚对28年前在原南京医学院强奸、杀害林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图为嫌疑人指认现场)
有人将网上流传的凶手马某某的照片与1992年的遗像进行对比,脸型几乎一模一样。
尽管案子破了,朱建国已经退休了,但他仍然很开心。这些年来,他们孜孜不倦,积极运用新技术解决积案、旧案,说明我们公安战线的新同志继承了老同志的传统,紧盯案件(不放松),取得了很大成绩。”
死者父母每年在案发当天前来悼念,“像闹钟一样提醒我们”
我回忆起林生前成绩很好,是个学霸,没谈过恋爱。林死后,“光荣榜上的姑娘名字是黑的。”据目击者回忆,死者头部被压进下水道,身体在外面。
据江苏新闻广播报道,经法医检验,死者系被钝器击打头部并强奸,后死于检查井内。
多年前,南京市公安局民警叶宁写了一篇文章《难以释怀》,发表在《回望记忆深处》一书中。
据叶宁回忆,他在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当侦查员时,主要受理恶性案件,主要是杀人案件。看了很多惨烈的场面,南医大杀人案依然是他最难以释怀的。
他写道:照顾完林,她父母带着伤痛回去了。次年3月24日,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校园祭奠心爱的女儿,并到刑侦支队询问案件侦破进展。
“从那以后,每年的3月24日,老两口都会悲伤地走到女儿生命的尽头,默默悼念女儿,然后来找我们打听这一年来案件的进展。
某年清明节,叶宁看见夫妻二人一瘸一拐地来到支队办公室,但无果。虽然平静,但我的脸上写满了悲伤和失望。两个人带着伞,却遮不住雨。
“也许他们不再关心雨了。他们的大女儿走了,他们难过的时候还怕下雨吗?”
就这样,二十年来,女大学生的父母从两个中年人变成了两个老人。他们的健康时好时坏。有些年他们来警察局,有些年来不了,就打电话。叶宁后来离开了刑事调查部。但他写道,“今年有两位老人来吗?我想知道,但又害怕知道。这个案件触动人心,已经过去20年了。这一天,因为背影,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定时闹钟。它一到就搅动我的心情,让我不能把事业当成只是吃饭的碗。”
但是,就算再来,老两口也很难走到一起。
据悉,林的父亲在悲痛中患上肺癌,不幸去世。此后,只有患有心律不齐的林牧,仍每年来南医大,“在女儿生命的尽头伤心地”,默默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