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公司名字注册了别人冒用

发表日期:2022-11-30 14:26:13
最近一个网友的亲戚从大城市回老家开五金店,但是去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身份证被别人注册了,用他身份证注册的公司还欠税几十万!所以他来问我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早已司空见惯。黑色信息产业链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也给这些被蒙在鼓里的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先看下面两个真实案例: 1号案例1 2019年3月,经同学电话介绍,王乐妍做了一份兼职:身份证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帮“尚佳”注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没什么大不了的。王乐妍欣然接受。 但一年后,王乐妍发现,就因为这件“小事”,他成了200多家陌生企业的“法人代表”… 2号案例2 2019年5月,李震找到了一份虚拟扫码的兼职。注册个人数字证书后,李震在地税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完成实名验证。对于这一单,她被支付了80元。直到2019年8月,李震无意中发现自己是当地一家餐厅的法人代表。她拨打12315,得到的反馈是已经通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无法撤销,只好自行注销。 21世纪不仅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信用社会。那么身份证被冒用注册公司会有什么风险呢? 1.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注册。 根据《公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一个注册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以,如果身份证被他人冒用注册公司,当事人后来想出资注册自己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就不能注册。 二。对法人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公司法》规定,如果虚假用户只设立公司不缴纳出资,或者公司财产管理混乱,欺诈用户可能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甚至冻结银行账户和资产,限制消费。 第三,被工商部门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按期交付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额5%至15%的罚款。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时出资的欺诈用户进行行政处罚。 身份证被冒用注册公司后,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不要贪心。 在轻松的兼职和丰厚的回报面前要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遇到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要进行甄别,防患于未然。 2.使用规范 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各种银行卡号、支付取款密码、手机号、家庭住址等。并且不要轻易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别人;即使需要复印一些个人资料,也要记得写下“此复印件仅供xxx使用,若用于其他用途,则违法无效”并签名。 及时清理 及时清理各类纸质银行账单、信用卡对账单、资金对账单、快递账单等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清除单据上出现的个人信息。 4.关注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 给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安装防火墙或杀毒软件,可以提高安全性,有效防止入侵者的攻击;而且电脑和手机上各种软件的登录或支付密码都采用复杂的组合来提高安全性。最好开启短信认证和短信通知;不使用电脑时,请务必关闭电脑。网购时,注意网站是否安全。不要通过不安全的链接进入网站。建议在大型网店上网购 举报/反馈有人给小金写私信说他接到了一个对他来说莫名其妙的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某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还欠税几十万。如果他没有补缴所欠税款,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 私信小金的人是林先生。林先生一开始以为是电信诈骗,没太在意。后来他准备开公司的时候,工商局告诉他,他名下的一家公司被撤销了,还欠着几十万的税。林老师一听工商局这么说,就想到了之前的电话。原来电话是真的!但是林先生很奇怪。他从未注册过公司。他的名下怎么会有公司?也许他的身份证被冒用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小金去搜了一下最近关于这个的例子,还真不少。 网络时代让很多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很难得到保障。有时候,你不小心点了一个链接,你的身份信息就会被别人窃取,别人可能会拿去开公司,贷款等。这些事情给当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按期交付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额5%至15%的罚款。 如果被冒用的人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更正确认,就有可能面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80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15条的规定,冒用者使用冒用者的身份证注册公司,且上述情形构成犯罪,且冒用者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被冒用或者未被有关部门纠正、确认的,有可能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2.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诉讼或不必要的偿债风险。 如果一个自然人的身份证被他人冒用注册公司,被冒用人只认股设立公司,不作任何出资,那么当公司解散时,被冒用人可能对清偿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即使可以通过诉讼证明被告无罪,也会因为一场不必要的诉讼而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被冒用,或者冒用的身份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更正或确认,那么仍然存在连带清偿债务的风险。 3.不能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 一旦别人用你的名字注册公司,尤其是一人有限公司,当你想再注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时,就会遇到法律障碍,导致无法注册。 有一些解决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 1.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负责对欺诈人注销虚假注册的反映。作出登记决定的登记机关应当负责撤销虚假登记。登记机关发生变更的,由现任登记机关负责撤销。 2.弄虚作假者本人向登记机关反映虚假登记的,登记机关应当及时记录。现场不能反映本人冒用的,登记机关应当进行远程身份验证。 3.登记机关应当认真核对、核实被冒用人本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及其身份证件复印件(有本人在场的,核实原件)。冒用者还可以提供身份证件遗失报警收据、身份证件遗失声明、银行记录 5.登记机关应当在调查结束或者公示期满后作出调查结论,并据此作出是否注销登记的决定。对虚假登记基本事实调查清楚的,登记机关应当向虚假登记公司和欺诈人发送注销(不予注销)登记决定书。 6.登记机关作出注销决定后,应当在登记系统中标注注销决定的状态,并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 以上是《意见》中的内容。当然,这种撤销冒用注册的规定是否全国统一,首先要咨询注册地市场监管部门,最后由注册地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意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小金认为,维权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是民用角度。欺诈人可以对实际侵权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第二个观点是行政观点。被冒用者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行政许可和公司登记;第三个角度是刑事角度。被诈骗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冒用他人身份证注册公司,冒用者可能涉嫌犯罪。获取相关证据后,被诈骗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追究被诈骗人的刑事责任。 看完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可以私信或者给小金留言,小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你! 来源:互联网资料,金道商务发布、引用或转载。请注明转自金岛商务。如有侵权,联系,更正,道歉。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