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印良品侵犯中国无印良品商标权,无印良品败诉,赔付62万元。就在几天前,中日无印良品商标大战终于落下帷幕,无印良品败诉,获赔62万元。北京高院对无印良品商标侵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无印良品项目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绵天公司和北京无印良品注册商标专用权。
不好意思!北京无印良品是什么鬼?不仅所有人都感到困惑,而且无印良品在边肖的印象中是日本人。我真的看到新闻说中国有无印良品。早在1999年,无印良品就在中国申请注册了“无印良品商标”,但未能注册24种商品商标,包括布料、毛巾、床罩等商品类别。2000年,海南南华工贸公司申请注册了24种“无印良品”商标。2001年获准注册。
之后,无印良品提出异议,认为南华恶意抢注,并开始了长达17年的诉讼,希望取回24类无印良品商标。2004年,南华将无印良品转让给北京棉田纺织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之间的第一次诉讼是在2012年,最终无印良品败诉。这几年所有的战争都以绵天公司的胜利告终。实际上,这真的是无印良品的粗心。其他类别都注册了,所以剩下的24个类别我们就不注册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综艺节目的采访。事情是这样的:主持人涂磊问他注册了多少商标?小伙子回答说,他的注册商标和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字有关,注册了四五千个。基本上皇帝的名字都是他注册的。这家伙真是心胸宽广。事实上,看到这次采访,边肖也很激动。我很想注册几千个商标。后来我就转让商标权,收钱。然而,边肖仍处于温饱阶段。这个赚钱的好工作就交给广大朋友了。实际上,近年来商标侵权的案例不在少数。盗版和山寨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很多人应该都用过盗版!比如复制装订别人的书。
企业注册商标需要注意什么?
(一)商标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我国《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易于识别,并且不得与他人的在先权利相冲突”。无论形成什么样的商标,都应尽量做到构思新颖,风格独特,以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企业进行宣传时,其名称、商品名称、商品质量等。应作为主要宣传对象,突出自身商标。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对商标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认可品牌进行购买的程度。品牌名称要简洁明了,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娃哈哈”商标不仅字体活泼健康,而且发音洪亮,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打动人心,有利于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尽快打开市场大门。
商标的使用应当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良好信誉的建立凝聚了权利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劳动和心血,权利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投标行为会导致巨额损失,增加企业的宣传成本;如果权利人擅自改变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并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也会导致商标专用权的丧失。商标与商品质量密切相关。商标一旦用在产品上,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就会在消费者和经销商中形成某种品质和品位的象征。同时,商品质量越好,商标的企名网度越高,商标给权利人带来的附加值就越高,权利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
(2)如果商标要按类别注册,最好多注册几个商标。
国际通用的分类方法将所有商品和服务分为45类。注册商标应当分门别类申请,申请时必须注明拟注册的类别。法律只保护哪一类申请注册。上述无印良品只是未能注册所有类别,这将导致许多后续案件。我国法律没有“防御性商标”。法律没有禁止企业以这种方式申请注册,但是《商标法》要求必须使用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可以撤销商标。对于产品相对简单的公司来说,没必要这样维权,因为这些注册商标没有地方用,三年后因为不用会被撤销,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申请费损失。
(三)商标应考虑地域特征。
商标专用权具有地域性,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核准注册的商标只在该国家或地区有效,受该地区法律保护。但如果是大企业,就要根据自己商品的销售情况,适时向其他国家申请商标注册或国际商标注册。
(4)该商标可以应用于媒体的传播。
它是企业广告的主要形象代表。通过宣传,企业的商标可以为一般公众所知晓。商标的创建应考虑各种媒体的技术处理,如报纸、电视、杂志、互联网、霓虹灯广告、建筑物、印刷和油漆制作的要求。如果把复杂的立体图形作为商标,不仅制作难度大,而且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时还可能变形,使消费者误认。
如何保护自己的商标权?
(1)掌握报名技巧,提高报名意识。
1.及时注册。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我国采取“申请在先”的原则。也就是不管你的商标什么时候使用,都只保护最先注册的商标。
2.注意商标的注册类别。受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仅限于注册的商品类别,按《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归类。因此,在注册商标时,要注意商品的类别,选择一个合适的、突出的商标。
(2)突出宣传重点,防止商标“淡化”。
1.不要总是宣传产地。首先,商标还是要突出。比如,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镇江香醋要突出“恒顺”的品牌,泸州老窖要突出“泸州”的品牌,涪陵榨菜要突出“乌江”的品牌。
2.宣传要区别于商品的通用名。提起“轻骑”,人们会想到助力车,甚至其他品牌的助力车俗称“轻骑”。说到“耐克”,大家也把它当成了皮球鞋的代名词。
(3)注重使用策略,保护商标权益。
1.正确使用商标。不要把商标和商品的常用名称混淆。为了突出商标,企业名称可以与商标一致。
2.区分商标转让的种类。商标的转让主要分为完全转让和许可转让。所有转让实际上都是出售。转让后,原企业不能再使用该商标,因此该驰名商标一般不应出售。受让人要注意,商标虽然转让了,但是产地不会转让。
3.依法及时打击假冒商标行为。品牌越有名,假冒商标的危害越大。
如有侵权,应使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刑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新修订的《刑法》,假冒商标罪的主体不仅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单位。对假冒企业处以罚金,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出口商品商标被侵权,要根据《巴黎公约》寻求国际司法保护。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