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沭阳县刘集乡刘集街东500米的苏北大型养蛇场创始人刘家志,经过几年的奋斗,开创了苏北人工养殖毒蛇的先河,成为宿迁市首届“十大致富青年”。在他的帮助下,一些农民通过养蛇发了财,实现了他们的致富梦想。
2.南宁市横县校椅镇雷村农民黄光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五毛钱起步,在野外抓蛇回家养,稳步扩大养殖规模。现在他已经发展到一年养6000多条蛇,收入30多万元。他举办的养蛇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万名学员。
3.湖南常德邵阳潘仁华,养蛇一年能赚百万。
4.走进中国第一蛇村走进中国第一蛇村,湖州德清县子思桥村是远近闻名的养蛇村。20年来,该村共生产幼蛇7000多万条,创造产值1-3亿多元,直接为村民带来利润5000多万元。大部分村民每年收入五六万,好的十几万。
5.央视《致富经》播出《书生养蛇有诀窍》。养蛇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郊区,这里有3000多条毒蛇和非毒蛇。还好刚才咬人的都是无毒的,所以才敢直接用手抓。如果是毒蛇,就得用钩子。如今,黄的交易金额约为3000元,像这样的交易每两三天就会发生一次。
6.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有贡献先进个人、中国企业第一成功女性、全国优秀创业女性、江西省劳动模范、抚州市养殖标兵。于是,她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生意——养蛇场。
7.钦州灵山沙坪镇沙坪村委会永新养蛇协会成立两年来,为60多户会员提供了各种服务,迅速提高了养蛇效率。他们的蛇出口到广州、深圳等地。仅2007年,协会会员养蛇总产量达9000公斤,平均每户收入1万元。
8.而在屏南县屏南镇福成村,却有一个靠人工养殖、养殖眼镜蛇致富的女人。她就是陈琼莲。近年来,陈琼莲先后被自治区、贵港市授予“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称号,被自治区授予“三八红旗手”,被广西授予“十佳水产养殖女状元”。陈琼莲的养蛇技术得到了国家林业部门的肯定。2006年,陈琼莲和丈夫创办的平南县平安野生动物驯养场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全国三个野生动物繁育利用试点之一。2007年1月1日,央视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组报道了她的创业经历。节目播出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9.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势平坦。按说这里没有最好的养蛇环境,但一个叫朱灵山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想成为当地第一个养蛇人。因为当地村民普遍对蛇有一种恐惧感,所以他在养殖上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得不到处躲藏,这直接导致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养殖方式。
10.平南镇富城村专业养蛇户、共产党员曾日波带领群众发展蛇业,使平南镇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蛇基地,为一方百姓带来了财富。
饱餐一顿后,蛇在窝里蜷缩几天,甚至十几天,直到腹中食物完全消化,才爬出窝去饮水进食。因此,为蛇建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巢穴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个建筑风格的“多层立体地下(上)蛇房”。这个蛇屋在地下1-2米,砖有规律
1.除臭环保蛇的粪便和尿液在微生物功能菌的作用下,一部分降解为无臭气体排出,另一部分转化为粗蛋白、菌体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源头上消除粪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使圈舍无臭,实现零排放。
2.节饲料蛇生长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放生,减少饲料的投入。同时,蛇的粪便和垫料在微生物有益菌的作用下降解形成菌体蛋白和各种有益物质,被蛇食用,废物再利用,可大大节约饲料;
3.抗病促长发酵垫料通过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吸附、化学中和、生化作用,消除粪便和尿液中的臭味物质。蛇长期生活在大量有益菌的环境中,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蛇的健康生长,很少生病,减少医疗费用。特别是在冬季,打破或缩短蛇的冬眠期,有利于蛇的生长。
4.省时省力。微生物发酵床可以养蛇。蛇可以直接排泄在发酵的床垫材料上,不需要清理蛇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人力投入成本。
5、提高微生物发酵床蛇的品质少用或几乎不用药物,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药物残留,使蛇肉更好更腥,发酵床饲养的毒蛇毒液品质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