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完全是因为一张截图,也就是汽车之家在拆解奇瑞发动机时提到的一段话。涡轮增压器是与国内制造商联合开发的。一般来说,联合开发就是简单的匹配应用,或者自己提供校准,供应商完成相应合适的备件。其实笔者很早就知道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是伊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但当时真的没有想太多。直到这个截图出现,我突然心血来潮搜了一下。事实并非如此。
截图本身就是给大家看一下相关信息的,参考了联合开发的相关信息提示。在发动机上,可以看出奇瑞作为技术宅的决心。除了ECU是联合电子的产品,其他的都可以国产,尤其是频繁出现的捷丰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也是奇瑞控股集团被频繁提及的子公司之一。这一次,可以说是大包大揽。催化剂、涂层、微粒捕集器、消声器等。还有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一个是前段提到的发动机大脑ECU。目前奇瑞只实现了第二代发动机的自主ECU匹配,第三代直喷增压发动机还没有实现,更不用说属于下一代的发动机了。这也是尹同跃在两会上提到的自主ECU制造的话题之一。
另一个是涡轮增压器。事实上,奇瑞已经开始尝试用国产涡轮增压器替代发动机,至少是部分替代。一个是知名的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的车型,一个是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的VT02车型,这两款车都在量产。其实这是奇瑞逐渐让GX20摆脱卡脖子问题的前奏,从一开始就全部统一采用伊森技术(上海)。
其实我真的不太在乎用什么增压器。即使看了相关资料,也没有想太多。这个名字一开始真的被当成合资公司了。
搜索伊森科技的涡轮增压器直接对比截图里的涡轮增压器,基本都是一样的轮廓,更何况申请资料本身已经提到是伊森科技的产品了。
以为就完了?不经意间,百度到公司创始人,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辛军,在我的记忆中,几年前在奇瑞的高管层好像见过。当然,我也不太确定。毕竟脑子里要记的东西太多了。只是一种直觉促使作者点击了链接。
这么多的信息。似乎不仅女人有直觉,男人也包括这种感官技能。工作简历上确实有奇瑞的工作经历,比之前在SAIC的简历更抢眼,尤其是和总经理的纠葛。伊森科技的创造显然是在专业技能领域,专注于车用涡轮增压器、航空涡轮增压器和电子真空泵。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瑞虎8/8Plus上匹配的发动机只是伊森科技GX20增压器的一种选择,包括400T发动机,其余的都是对ECU的挑战。其实奇瑞本身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为什么不采用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就是前面提到的捷丰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也是奇瑞系统的子公司,也研发成功了涡轮增压器。但是,一直没有匹配。当然,随着奇瑞前高管创办的伊森科技公司的成立,奇瑞终于在国产化率上又迈进了一步。(回想十几年前,奇瑞的第一台发动机最后坏了,就是因为国产化增压器的成品率太低。没想到奇瑞还不甘心!这个真的出乎意料),包括变速器本身也是纯国产的。可以说奇瑞是未雨绸缪。毕竟环境变化太快,整个气候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说,奇瑞干脆直接在新车型上实现了国产化率,给了国内零部件供应商一个技术升级和测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