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之前回答过一次,感觉很片面,打算再打一次~
其实不了解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在世人面前看到“金融科技”和“平安集团孵化的独角兽”都会有点动心。
其实应该从访谈和座谈会中看出端倪。他们习惯于让你觉得有大公司在用漂亮的话做小恩小惠。比如我妇女节去面试,在座谈会上给你买一些甜点和各种茶饮料。最丢人的是给你看《平安大学知鸟》的训练机智。平安大学入职培训花了10天,高价请外人来讲课。我觉得在大家项目经验还很少,开发、测试、运维混在一起的情况下,谈代码的优雅不太合适~总之平安大学只有一次机会,但是学不到什么东西。除此之外,知鸟,有用的东西很少,都是公司文化推的,各种精神,考试,开会不全的邮件通知~
入职前,联系你的hr远在上海,很多时候处理不了深圳的情况(针对深圳职场)。他搞不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愿意给指导。他态度很差,不予理睬。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搞三方,文件,收信,真的很累~
入职第一天就跑到pafc(平安金融中心),然后前台告诉我,你的hr没有权限让你上楼。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你要去星河。你不能早点告诉我吗?
协议是网上签的,工卡还没给你准备好。到了星河,直接晋级项目组。但是,项目助理既然带你进门,就不在控制范围内,领导也不在控制范围内。没人整理你的电脑,工卡,工位,也没有新人指导。总之,我打0分。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会参加入职培训。先去参加三天的优质活动,然后分组比赛。反正hr的评价是没有标准的,我自己的规则会随着我说的而改变。教企业文化要一天多,最后还要考试~反正不管他说这个分数有多重要,听听就好。呵呵,反正再多的积分也救不了你以后的困境。
除了一个月一次的所谓“明日之星回归日”比较正式,其他日子都很普通。他们的技能并不新颖,许多同事对他们的工作也不热心。有问题就互相摔锅,爱开会,有开会文化。雅姿~
我想把重点放在接下来的年终绩效考核上~其实从11月份左右就有学长说了,如果没有离职者,应届毕业生就要背锅了~我很迷茫。不就是同年的新人一起评吗?直到领导跟我沟通,说你很优秀,适应的很好,90分。但是我们部门没走,你只来了半年,你就得背这个锅(因为强制排名,10个人里肯定有个E,但是谁没努力一年呢?)我很优秀,但是拿个E,才半年,效率很低。(效率不就是工作量时间吗?)别人跟了领导一年,没道理。你招聘新工作的时候不也是这么说的吗就放屁?我真的相信你的鬼话(补充一下,E没有年终奖,还得扣工资。很难接受一年后一分钱都没有了。毕竟人群只能分为优秀和普通。谁不配工作一年拿点年终奖?)
其实当时我觉得弄E是对的,毕竟新人。毕竟校招hr说作为应届毕业生拿E没问题。
结果如何?当你在平安拿到一个E,一切都会受到影响。工资,员工福利,企名网评级都别想了,除非你第二年能舔领导背给你个C什么的~哈哈哈~这也没办法~是后起之秀,其实是个劳动力廉价的傻逼。我不相信没有一个应届毕业生的领导说,你再这样努力一年,明年一定会有好成绩~我怕我又信了你的鬼话。争论就业的时候,hr说应该保护应届毕业生。薪资hr说你让他去confro
最后说说项目吧~恐怕很多人会因为对e的种种不满而说hh其实挺客观的,毕竟我们这一批已经走了一半了,剩下的大部分都在找其他工作机会~
项目组看你的运气。银行保险这一行还是不错的~我去做别的吧呵呵呵。做项目全靠想象,画个大蓝图,也就一两年的时间,最后结局都不好。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听前辈的故事,大部分都是野心勃勃的领导者,画大饼,不考虑市场需求,投入过多。否则每年都会亏钱,越亏越亏。改成什么了
另一个是不同层次的管理。流程太复杂,繁琐,审批慢,很正规,工作很扎实。领导往往不愿意承担项目的责任~测试是最重要的事情,邮件辩论很正常~
技术~其实没那么好。列举一些外包代码,一言难尽。用的框架很老了,之前经常换~测试主要是手动,没有自动化,接口很少。学东西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他福利还算合理,逢年过节发点钱和礼物,经常有一些小活动和礼物~社团还可以,行政部真的很努力不是吗?哈哈哈哈~
完了~希望有想毕业的朋友一定要查一下~学长哥真的不希望你往这个坑里跳~如果你也遇到了我在领导办公室的恶心和挣扎,那真的是初入职场的阴影了~这段经历很难忘记,也很难平复你的遗憾~我劝你还是谨慎再谨慎吧~
平安不再是金字招牌~快乐工作更重要~对公司文化有认同感才能努力工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