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原厂10年前就停产了,我们穿的南极人居然是“假”的!
瓜瓜研究所
文|柠檬茶
看看这些标志,我们不都是这样吗?嗯,地球人都不知道,很多无良商人都藏着很多猫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被打破的“标签”。
可能是临近年底了,每天总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双11过去没多久,双12也“嗖”的过去了。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一条秋裤已经不能御寒了,于是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保暖内衣。
沙滩上的四个品牌,“卖吊牌”
没想到,当年上海滩的四大保暖服装品牌(南极人、北极绒、恒源祥、于)近日突然在网上爆发。他们已经纷纷砍掉生产线,转型卖吊牌了!其中南极人的原生产厂家10年前就完全停产了!
纳尼?现在铺天盖地的南极人网上卖的都是“标签货”?
吊牌是一种在衣领或腰带上带有商标和纸张的品牌。当然,它是你想要的任何品牌。
OMG!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南极人“停产”10年,但电商玩得很好。
南极人,无论是服装还是其他产品,几乎每年都在天猫双11的销售榜前十。今年双11,南极人不仅进入了服装类销售榜前十,还登上了家居日用、床上用品等品类的销售榜。
没想到,一个“停产”10年的传统企业,居然在电商领域玩出了这么6!
南极人的自信在哪里?
南极人,目前公司名称是南极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很显然,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为什么南极人可以授权这么多类别?是基于技术还是设计?没什么!而是商标!
经我们查询,该公司商标申请近千件,包括“南极人”、“南极人”、“南极人”、“南极人之家”、“南极人的发现”、“淘内衣”等,涵盖45个类别。
令人惊讶的是,南极人最先申请的商标是“北极人”,申请时间是1998年3月2日。商标续展后,仍在有效期内!
不难理解。南极人有那么多不同的商标,所以有“正品吊牌”出售,从蚕丝被、内衣、棉袄、童装、夹克到电推子、卷发棒、按摩棒、包包、儿童车,应有尽有。注册一个商标的费用只有几百元,而品牌授权带来的巨额利润,仅2017年,南极人就创造了5亿元!
南极人甚至注册了“小黄车”商标
要说南极人以卖吊牌为生,活得很好,老老实实做衣服日用品,其实就是没有!据我们查询,10月20日,南极人提交了6个“小黄车”的商标申请,其中对电商非常重要的第9类和第35类两个商标已经注册成功。要知道,正是自行车共享从萌芽到繁荣的时候。ofo一开始没有意识到提前申请商标的重要性,后来他的“小黄车”商标申请被驳回了四次!
请问南极人,你们注册“小黄车”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越界,还是只是“耍流氓”?
名人代言是地球上每个人都知道的。
在品牌推广方面,南极人一直都是一掷千金。葛优、徐帆、刘德华、袁咏仪、黄海波、克里斯蒂娜等明星,以及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钱枫,都为南极人民代言,一举成为“全民家庭品牌”。其中,以单身著称的钱枫甚至在广告中声称“全家穿南极人”与自己的“妻女”在一起,被网友称为最傻的广告。
“正品吊牌”被列入黑名单14次。
据了解,出厂价在50元的基本价格在8元左右。其中,北极绒的品牌相对较弱,商标低至1元左右一个,“买多了可以打折”。这样的行业惯例,服装质量还有保证吗?难怪南极人上了国家质监部门和l
“标签”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品牌授权。
“标签”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品牌授权。很多厂家为了节约成本,根本不设生产线,把自己的商标授权给他人,让别人的商品贴上那个商标就可以随意销售。近年来,这种赚钱方式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尤其是在一些服装行业。他们一方面打开了任性授权的大门,一方面又通过疯狂的宣传拉拢人心,陷入了无限“良性循环”的恶性循环。
商标授权,如果一切以利益为重,而不是以产品质量为重,这个品牌还能走多远?品牌的作用是为信任背书,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是信任和产品质量。
跨界品牌“故宫口红”刷屏的背后,是一场宫斗。
说到品牌跨界,更厉害的是600年历史的故宫。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共开发了8683种文化创意产品,包括服装、陶器、瓷器、书画、化妆品等。年销售额超过10亿。就在今年“双十二”前,故宫博物院推出6种口红,网上一卖就被一抢而空。目前状态是“售完”。
而一直标榜自己是故宫博物院唯一淘宝店的“故宫淘宝”,却说是非官方化妆。
推出新口红的店铺名字叫“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以下简称故宫文创)。这是真假美猴王的真实故事吗?
原来这六款故宫口红是故宫博物院和华西生物联合推出的。
从“故宫淘宝”的微博蓝V认证可以看出,该公司名称为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由100故宫博物院控股,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授权北京尚超创意纪念品公司共同开发产品,共享利润。
如果非要找出故宫淘宝和故宫文创的关系,网友是这样描述的:故宫淘宝是一个妃子的长子,故宫文创是次子。
不管“故宫”是谁,“请问,如果我涂上故宫的口红,我就是继承人。
品牌授权销售标签
对于品牌运营商来说,合作伙伴的产品质量会直接影响其品牌形象。不知道这次媒体曝光会不会影响南极人的销量?四个黑名单足以说明以南极人为代表的品牌授权商在控制授权厂商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真空。品牌授权不等于,也不应该等于,纯粹的“卖标签”。
突然觉得南极人做的事情有点像诺基亚。在手机行业,诺基亚早就不生产手机了(现在要重出江湖了),甚至很多人都以为它已经破产了,其实不然。每年靠着巨额的专利授权费过得很好。这再次证明了专利和商标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我院留言板
起因:12月12日,拼多多宣布启动“新品牌计划”。该计划是一个专注于中国中小型微制造企业成长的系统化平台,拼多多将扶持覆盖各行业的1000个工厂品牌。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将对20家工厂进行试点。针对“新品牌计划”中的1000家工厂,拼多多将推出一系列帮扶计划,包括大数据支持、专家诊断、研发;d建议等。并在一定范围内倾斜流量和推荐资源,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支持其品牌化建设。
问:如何看待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
答:千万不要变成“标签计划”。
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请在文章底部留言!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