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嘀打车、翔道出行、齐出行、阳光出行等11家网络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联合约谈
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截图
约谈指出,近期,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招募或诱导无证司机、车辆“跟车加盟”进行非法营运,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安全稳定,损害了司机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约谈要求,各平台公司要审视自身问题,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共同营造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约谈强调,各平台公司要自查自身问题,立即整改。要加快推进合规,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约车合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目标和工作措施,特别是今年年底前车辆和驾驶员合规的具体目标。
根据约谈要求,各平台公司表示,将全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稳定风险,扎实做好整改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立即停止新增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加快现有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进程,依法合规经营,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日报:网约车洗牌,规则不能破。
在滴滴离开聚光灯的日子里,美团打车、高德出租车、T3出行等多家公司高调争夺市场。在巨额补贴下,消费者开始拿到几块钱的出租车甚至免费出租车订单。网约车行业似乎又回到了多年前的起跑线上。
网友曝光的打折打车订单截图
网友曝光的免费打车订单截图
随着第二梯队的穷追不舍,各种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根据黑猫投诉统计,滴滴下架后,7月高德出租车投诉环比增加168件,同比激增1131件;T3旅游投诉环比增长,同比激增1162件;美团打车投诉量较上月增加300件。
从投诉来看,有的是因为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快速扩张的步伐,导致新的问题,司机和消费者都有。比如,有司机投诉,出行平台为了吸引新客户而推出的“全天免佣金活动”,其实是不收佣金的;也有打车用户称打车费不能用。另有大量用户抱怨,他们没有使用打车服务,却被无故扣费。我不知道为什么。
用户投诉截图
现有解决方案的一些老问题出现在新平台上。比如,有消费者投诉,打车平台车辆上没有视频,导致手机丢失,无法找回。还有消费者发现,网约车司机在正常收取路程费后,哄骗老年乘客支付高额返程费,甚至有消费者投诉网约车司机以“扣留行李”威胁支付返程费。
用户投诉截图
消费者投诉最集中的是实际价格高于预估价格、司机不按时取车、不按位置取车等。这些问题在所有相关平台都存在,尤其是一些聚合平台,对网约车和司机的管控不够强,解决问题的渠道不够畅通。
用户投诉截图
有效的经验要及时推广。有些体验不是某个企业的过程,而是全国亿万消费者用真金白银甚至血泪换来的宝贵体验。比如车内录音录像功能是在当年“搭车事件”后推出的,失物归还功能是根据乘客多年来寻找失物的需求开发的。这些保护公司对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有效措施,所有平台都应该是“标配”。
已经出台的政策应该立即实施。消费者和司机不拘泥于一个平台,会根据价格和便利程度随时变化。只有整体合规,才能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各平台不受侵害。特别是消费者反映的差价强烈,监管部门应该要求平台公布估值标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至于价格补贴,可以再观察一下,不必急于干预。即使网约车补贴略高,也不会对公交、地铁等产生大的影响。司机和消费者自由流动。哪个服务好,他们就用脚投票。目前依靠巨额补贴抢占份额和并购上市的“出口”已经得到控制,资本会自己算账。无论你在哪个梯队,网约车公司都要明白,行业可以洗牌,但规则一定不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