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第一批青岛市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名单。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波成为10名乡村振兴优秀人才之一。
青岛市即墨区义丰店镇是青岛市的“菜篮子”基地,是全省著名的蔬菜之乡。它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水质好,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姜波是石峰镇黄各庄村的农民。婚后,她和丈夫吴发春建了一个大棚,开始种植水果和蔬菜。起初,江波种植的蔬菜只在当地销售。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夫妻俩经常跑60多里路去莱西赶集。有时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菜卖不出去,只能看着慢慢烂掉。在菜地里,路边,沟渠里,它们无处不在。姜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3年,放假回家的姐姐向江波介绍了互联网。一个用电脑,一个《信息技术》,姜波从零开始学会熟练操作电脑,实现了网上卖菜,卖菜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的梦想。“现在,我每年利用互联网销售蔬菜1万多吨,价值13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500多名农村经纪人和身边4000多名农民种菜致富。”姜波说。
通过互联网,菜农卖菜不再是难题,姜波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蔬菜质量。2008年,她带领周边8个村的106名农民成立了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江波说,之所以选择“地平线”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是一个起点,也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地平线”象征着人生追求的理想完美境界。起初,合作社只是一个简单的经纪人,帮助客户采购。当客户有订单时,他们接收货物并将其交付给菜农。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觉得合作社的蔬菜质量好、口感好,寻求他们的直供,姜波开始真切地感受到质量和品牌的重要性,注册了“姜姐”商标,把合作社变成了帮助农民一步步致富的平台。
2010年,姜波和丈夫自费创办了“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实践培训和创业孵化,通过采取科技扶贫的方式,带领更多农民创业致富。培训对象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骨干农民合作社、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以法律法规、三产融合、创业管理、品牌建设、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和风险管控为主要培训内容,选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
去年以来,青岛即墨市农业农村局将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区优质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先后聘请青岛农业大学、即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企业家为学员授课,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助力乡村振兴。培训分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网上学习,现场学习40学时。课程包括测土配方施肥、乡村振兴促进法与三农振兴、农产品营销定位与渠道建设。同时,他们还在岳明海藻科技馆、黄岛海藻植物营养公司、青岛绿色硅谷公司、青岛绿色家园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学习,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和思路,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土地集约经营的好处,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收获颇丰。
在今年五月到七月的三个月里,他们在七个月内培训了769名当地农民
现在,已经是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姜波,从蔬菜经纪人做起,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坚持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成为青岛市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带领附近十几个村的村民致富。
从自主创业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姜波先后获得城乡妇女岗位先进个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省劳动模范、省妇女增收带头人、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博通讯员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