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辑:魏雨琦|费明
制作|互联网内幕事务
对于58来说,这是非凡的。不仅合并了此时的赶集网统一国内分类信息,还将已经试水一个多月的二手交易平台“绕”到了台前。
如果说赶集网的合并为58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瞄准万亿二手市场的转让,则是姚劲波为58的未来制定的长远规划。姚劲波曾经说过,58到家或者随便走走,市值可以达到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因为这两项业务,做交易平台是58的梦想。
事实上,虽然转转显示为二手交易平台,但其在姚劲波棋局中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帮助58搭建新的“底层用户平台”,为58版打下基础。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转转和“一号种子”玩家闲鱼的差距不仅在拉大,而且月活也在持续下降。
艾瑞数据显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月活跃独立设备转移数从1318万下降至652万,整体下降51。到2020年3月,月活跃独立设备数已经下降到576万,而闲鱼却高达1441万,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扩大。
其实相对于闲鱼的全品类,现在已经不可能全方位与之抗衡,发展重点已经放在了二手手机上。
今年9月份的一份新闻稿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8月3日,转转集团移动C2B业务日收货量已经突破9600件,开始在整个二手手机3C回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9月份,这一数字达到了11000人。
与此同时,二手手机市场的“同款合并”也越来越频繁。
闲鱼早在2018年就招募了“回收宝”;2019年,京东。COM的“拍拍”和“爱回收”合并了。近日,爱回收获得由https://www.zhucesz.com/、国泰君安国际领投的E轮过亿美元融资;今年5月,转转与另一家垂直平台“找美机”合并。
如果算上混战的二手车市场、二手书市、文玩……那么眼前的情况越来越像母公司58,也就是每个涉足的行业都有很多竞争对手。
未来是继续深耕二手手机,还是以此为根来抗衡所有品类,似乎取决于58的需求。
四处做重活。
当然,二手市场规模大,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全国分类信息市场的企名网58也是如此。在姚劲波和转转CEO黄炜的几次发言中,58作为二手市场的三大优势显露无遗,而这三大优势确实对转转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优势是,二手市场虽然规模大,但是互联网普及率还是不高,58正好可以拿到优势的优势。在58为目标的美国分类信息网站鼻祖Craigslis上,二手交易信息占比50-70%。
不过这方面58和Craigslis差距很大。姚劲波曾透露,二手仍然排在58房产和招聘之后,仅占20%左右。但在所有类别中,二手一直是增长最快的。最大的二手平台是58,90%的二手商品信息都是发给我们的。
随着58和赶集网将分类信息搬到网上,合并后的新58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信息集散地,58以信息切入二手市场也就顺理成章。
第二个优势是微信。自Zhuan20开始与微信合作以来,除了微信在支付方面的优势,微信开放的社交关系链也为其发展插上了一双翅膀。
CEO黄炜认为,微信关系链有两个价值:一是关系相似的人往往口味相近,在产品选择上有相似之处,对产品推荐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个是信任。针对信任问题,推出了微信支付,后面还会推出腾讯的信用体系。
“如果没有微信,你甚至可能无法完成这个项目。因为我们没有解决信息控制的方法。之前58平台本身主要是和QQ合作,现在和微信合作比较多。可以说,转转与微信的合作深度已经超过了当初的58。」
第三个优势重要性仅次于微信,是转身切入二手市场的姿态。
与母公司58和一些只做信息匹配的二手平台不同,转转还参与商品的交易,包括C端和B端。
C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二手手机。用户转身发帖后,官方上门回收并评估物品。达成意向后,物品被官方拿走,后续的销售也落到官方头上。
也就是说,拿身边的二手位置,就是选择类似JD的“个体户”。COM的标准产品。一方面可以控制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交易数据,介入更深。
关键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制定行业标准。与富士康的合作就是在这种考虑下达成的。得益于富士康在手机行业的经验,公司可以通过邮件质检、监督指导、指派专人质检等方式,构建一套二手手机交易标准。
在接受采访时,姚劲波表示,“平台参与线下运营的重点品类”将是此次转让的一大优势。
据转转官网介绍,转转拥有500名鉴定师,100个官方鉴定中心,每天成功鉴定超过10000部手机。如今,二手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同时,转转还与海尔合作二手白色家电,海尔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转转开放售后服务。
在B端,转转在2019年推出了B2B二手交易平台“拣货人”。商家可以通过购物侠平台提供的2B服务进行供需匹配。
事实上,无论是在二手手机上做一些自营,还是与富士康、海尔等专业企业围绕售前售后制定标准,都鲜明地体现了对转模式的“重视”。
这个“重量”有两层含义。一是深入二手市场的交易环节,这是58十几年都没有触及的禁区。第二,它表明转转正在以与58相反的方向朝着姚劲波给出的目标前进。
但是,无论你选择在身边干重活,你都是主动的,还是看到了母公司的榜样。把范围从原来的品类缩小到二手手机之后,你必然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那就是不仅会和姚劲波最初的期望渐行渐远,现在的情况也会和58越来越相似。
旅游的未来在哪里?
其实,掉头的优势不仅仅是姚劲波和黄炜说的三个,还有资金优势。
得益于母公司58的背书,在资金转移方面,不仅可以通过融资开初创公司,还可以为并购腾出产能。曾经在二手手机市场排名仅次于转转的公司,今年5月被转转合并。
考虑到转转已经在多个数据榜单中位居二手手机行业第一,两者合并无疑将成为行业巨头。黄伟在合并后发布的内部信中也提到: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线上二手手机交易第一的地位,同时,我们将成为二手B2C和线上C2B的第一。
即便如此,闲鱼依然是一个谈到转身就绕不开的话题。
一方面,闲鱼已经成为业内无可争议的第一。比达网数据显示,2020年3月,国内各大二手电商app中,闲鱼月活用户排名第一,为1万人,而2018年,闲鱼平台成交额突破1000亿:另一方面,闲鱼和转转都是巨头之子,资源优势更加明显。在比达网的报告中,他们也分别位列行业第一和第二,月营业额转转10000。
即使有58和微信的支持,转转的表现依旧
但是,成绩的巨大差异并不是可以关注的全部。更值得关注的是两者在模式或路线上的不同。
现在两者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信息进一步介入交易,而闲鱼更专注于社区,在C2C模式下越走越远。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其母公司设定的目标或定位不同。
虽然闲鱼作为一个社区是近两年才被广泛关注的,但如果回顾阿里初期的各种表态,闲鱼的重度社区路线其实已经埋下了很久的伏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7年11月的闲鱼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总经理陈对闲鱼的定义:闲鱼要成为继淘宝、天猫之后阿里的第三个万亿平台。在阿里的规划中,闲鱼不是一个电商平台,而是一个基于新生活方式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用户不仅可以分享二手商品,还可以分享自己的私人时间甚至空间。
另一方面,转身的路线也深受58的影响。姚劲波曾经说过,十年前,观光是我的理想,我想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它。如前所述,实现梦想的路线是通过做二手交易,搭建一个不同于58的高壁垒用户平台,然后将58的各个板块进行迁移,类似于淘宝在阿里巴巴的B2B,从而打造一个新的58。
可见,闲鱼和转转虽然按行业划分都是二手电商,但都是安排了电商以外的“插曲”。闲鱼的“鱼塘”和转转的平台目标都是一样的。
但当它逐渐从全品类转向二手手机,实现了姚劲波的梦想,为新58铺路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原因是虽然二手手机市场足够大,但还是限制了转转的发展。
一方面,虽然转身找美机的组合在行业内有很大优势,但依然改变不了二手手机的低频特性。千亿规模的二手手机市场能够支撑转转的发展自然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姚劲波安排转转的终点是进一步承接整个58%,同样低频的二手市场显然无法满足其需求。
另一方面,如果二手手机的商用低频属性难以改变,理论上可以以此为基础重新进入全品类。比如把拍拍打包给爱回收的https://www.zhucesz.com/,把它从3C数码剪到电商上的全品类。
但有个前提,就是作为支柱的业务不能“倒闭”。不过,转转能否将目前的优势保持到最后还是个未知数。更糟糕的是,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二手手机领域,在转转的其他业务中也存在,进一步制约了转转重新进入全品类的空间。
在发展最好的二手手机领域,其实是不可能高枕无忧的。近日,获得1亿元融资的爱回收与https://www.zhucesz.com/深度捆绑,闲鱼战略投资的“回收宝”进入线下市场。二手书有孔子旧书网;万文工业也有微型机器人和玩具;二手车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换句话说,如今的转转面临着和母公司58几乎一样的处境。转让二手手机是有优势的,而58是分类信息行业的龙头,两者在每个细分领域都要和一大批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竞争。
这些细分市场的玩家面临的问题是,当他们走过二手手机市场,腾出手来做其他品类时,他们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如果做不到全品类,转转或许还能借助二手手机市场继续发展,但姚劲波的计划已经成为了白日梦。
可见,无论是全品类竞争乏力,还是在各个细分领域被众多对手围攻,目前的转转都难以承担姚劲波赋予的使命。
现在看来,转转的未来取决于今天的58是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纯粹的二手电商平台,还是演变成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前者对现转不难,但对58帮助不大。后者虽然能帮助58实现飞跃,但希望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