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优质草种”不发芽,却就是不能接受?沭阳这家花木公司靠卖假证假种获利上百万。
“买回来的种子不发芽是什么原因?”2018年前后,客户着急地拨打了沭阳某花卉种子销售商的售后电话。售后,客户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种植的要求操作,所售种子均有检验合格证明,当地气候、水、土壤不符合种植要求。很多人无奈接受卖家给出的“栽赃过错”的解释。
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种子根本不能发芽,甚至所有的合格证都是卖家伪造的。这家位于沭阳的花卉种子公司利用低廉的价格和特殊的“网络技能”吸引客户,由于受害者无法证明质量问题,维权困难,它大规模销售假种子。该公司最大的“投资”实际上是通过在线投标,这涵盖了搜索网站上几十个排名靠前的网站。消费者希望货比三家,所以他们很可能会在这里找到它。
种子不发芽就报案。
对于这些“问题种子”,第一个报警的是建筑工程师李先生。“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种子批发市场,经营各种花卉优质种子,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种植辅导……”精美的网页设计、专业的语言、详细的各类花卉种子目录,让苦苦寻找优质种子的李小姐兴奋不已。为了尽快通过建设工程绿化验收,李先生在网上找到了这家种子批发公司。谨慎的李先生在向对方索要企业资质、草种检测说明、公司成功案例后,与对方签订了电子购买合同,并按合同要求收到种子后支付了32万余元种子款。然而,直到7月,这片30英亩的草坪仍然像一片荒地。
李先生查看了同期周边工地上其他种子的生长情况,发现别人家的草种出苗后长势良好,自己家的地里却没有出苗。很明显,一定是种子本身。愤怒的李老师立即报了警。随着公安机关的调查,一个专门在网上销售假种子的团伙浮出水面。据不完全统计,此案数百名受害者遍布江西、云南、广东、河南等数十个省份,多地生产损失尤为惨重。
2018年5月30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年8月1日,李新、张行、张金海等人被抓获归案。
利用网上竞价排名发展种子业务
在江苏省沭阳县某电子商务产业园,几十名客服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些售后人员也在解答客户反映的问题。在公司的仓库存储区,两名仓库保管员正在按照订单上的地址装箱发货……事发前,李鑫所在的公司一直是这样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出入豪车,挥霍无度,年轻有为,这是熟悉李欣的人对他的评价。从20年前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李欣的创业非常成功,从小规模的花卉批发,到在互联网上经营各种花卉种子。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个花卉互联网平台的创业者,善于赚钱的李欣深刻意识到种子市场与互联网的跨界结合给他带来了“历史机遇”。近年来,李鑫当地的花木市场在沭阳越做越大,并在周边城市迅速拓展市场。
李欣的公司雇佣张行、张金海等人成立花卉部和蔬菜部,利用一些网站的竞价排名服务进行商业推广,销售蔬菜、花卉和草坪种子。从在北京、山东、云南等地批发廉价种子,到亲自招聘面试人员、组建互联网营销团队、进行演讲指导、管理财务,互联网营销是李鑫花卉种子市场布局业务转型中最重要的环节。案发前,李欣在网站运维上花费了近60万元。随着真金白银的往下掉,已经有几十个网站登上了网站排行榜的榜首,客户咨询的网站一般都是李鑫的。如果客户觉得不满意,想货比三家,换个网站咨询,很有可能会把订单下在李新的某家公司。
种子和检测报告都是假的。
如果客户发现种子有问题,要求赔偿损失,于清波等销售人员会因为气候、土壤、水分、种植技术等原因,不发芽。或者种植的品种是客户需要的品种,可能会因为南北名称不同而拒绝承认种子的质量问题。如果客户紧追不舍,金额比较大,公司会补偿一部分购种款,安抚客户,防止他们报警。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受害者要么认为没有证据证明种子质量有问题,要么认为太麻烦,大多选择不报案,导致李欣等人赚得盆满钵满,一次次逃脱法律制裁。
精美的网页设计,低于市场价的鲜花种子,集客服、设计师、仓储管理、财务、行政于一体的专业团队,在李欣的管理下,公司发展逐渐趋于规模化,业绩也日益提升。
随着花卉种子生意越做越大,网络销售平台的客户转化率问题成为李鑫等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骗取客户的信任,李鑫想出了委托张行找别人私刻包括种子公司、检测中心、专项合同等十余个公章的办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其所谓的“业务”。假公司,假种子,假检测报告,他们用的很方便。很长一段时间,连李欣自己都分不清哪个种子项目是真是假。
检察官逐一核实确定了涉案种子品种和销售金额。
在李鑫等人的办公室里,警方查获了大量销售书籍、100多部手机等用于联系客户的通讯工具、数十个假印章、假公司营业执照等。李鑫私自刻制上述虚假公司的印章,伪造《种子质量检验合格证》,雇佣张行等十余人在上述网站担任客服人员,通过网络销售、邮寄等方式向全国销售种子。李鑫等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将未发芽的种子与伪劣产品混合进行虚假销售,非法获利1万元。
2018年11月7日,侦查机关将该案移送沭阳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公诉机关在起诉期间,已购买了多本相关专业书籍,并对每个品种的门、科、属、种进行了区分,对涉案的每个花、草、菜的品种逐一进行了考证。最终确定了涉案种子的品种和销售金额。
2019年1月10日,沭阳县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种子罪对李欣等13人提起公诉。2020年6月19日,该案在沭阳县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认为,李欣等人销售假花假种子的行为,既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又构成销售伪劣种子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以一重罪处罚。因此,认定李欣等人的行为构成销售假种子罪。
6月28日,法院以销售伪劣种子罪,判处被告人李欣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被告人张行、张金海、于庆波、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