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北京市要求,在家园防线上加强社区管理。4月22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解到,部分小区将原有通行证升级为实名制登记通行证,部分小区还对通行证采取“分色管理”;社区里还有网上的“电子通行证”。只有我的真实手机号才能完成注册。
需要社区通行证升级,照片和实名登记系统。
记者走访华南社区了解到,4月15日,华南社区贴出《通行证换领须知》,针对社区常住居民、租房者、社区单位工作人员制定了不同的办证流程,如常住居民要求凭房产证原件、户口本原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办理新通行证;承租居民凭租房合同和身份证办理新通行证。据社区居民邹老师介绍,以前的通行证只是一张写着“通行证”的纸质卡片,没有其他任何信息。新通行证不仅是实名,还有持证人的照片。
根据通知,4月18日至22日为新卡换发时间。4月23-28日期间,新卡和旧卡均可使用,4月29日起旧卡作废停止使用。原则上要求我来换证,不允许我来领取。当我拿到新的证书时,我必须归还旧的。
朝阳区的京通苑小区也贴出了更新通行证的通知。新通行证实行实名制登记办理,严格执行一人一证一证。居民申请新通行证时,应提供本人一寸彩色照片和申请人身份证原件。拥有房屋的居民应携带房产证原件,承租人应携带房屋租赁合同原件。
景园小区目前使用的通行卡只是业主的名字,没有达到实名制登记的要求。摄影/新京报记者陈琳
在京通苑社区居委会书记石建军看来,为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更换二代证是必要的。现在用的通行卡都写着主人的名字,没有实名制管理。之前有人做了假通行卡,已经被行政拘留了。“为了减少无关人员进入小区,需要把实名制通行证换成照片,新通行证会有颜色。常住居民和租房者的通行证会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对租房者的管理也会加强。”
小区一部分是分段管理的,通行证也是分颜色的。
部分小区已完成实名制通行证更换。据了解,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已有17个社区陆续发放“实名制登记”通行证。据万博园小区工作人员介绍,原来的通行证不是实名的,没有居民的详细信息,存在安全隐患。新版实名制登记通行证信息更加详细。
实名制登记,西城区白纸坊街道更新后的新通行证,每个人都有一张“专属通行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万博园、平原贝利区、樱桃园等小区的通行卡采取“分色管理”,卡片上包含姓名、门牌号、小区电话、使用说明等信息。小区的一部分分为几个区,不同区的通行证颜色也不一样。
对于隔离人员,社区通行证也略有不同。如果家里有刚回京的人,不能以家庭为单位拿到新的通行证,需要统一换成被隔离者的家属卡。家庭成员隔离14天后,隔离家庭才能统一续保。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完善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居民间的交叉感染。
同时,严格控制“实名制通行证”发放流程,对居民和租户核对身份证、租赁合同等信息,确保一人一卡,完善居民信息档案,同时准确安排人员动态数据。快速有效地识别外来人员,杜绝冒名顶替和b
据了解,京畿道社区成为西城区首个试点电子通行证的社区。居民只需扫描贴在楼梯门口的二维码,就能获得电子通行证。第一次扫描二维码后会出现短信验证界面,验证注册只能通过本人真实手机号完成。用于居民登记的手机号码必须与在社区登记的手机号码相匹配。
扫码验证成功后,是绿色界面。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京畿道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京畿道17号楼的出入口由物业人员、社工、党员志愿者等看守。日夜检查居民的通行证。对于社区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进行管理和控制。对于居民来说,纸质通行证携带不便,容易损坏,容易丢失,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京畿道17号楼的纸质通行证原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了保证扫码员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个居民都必须先在社区进行实名登记,并向社区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社区完成认证并录入系统后台后,他才能成功注册电子通行证。注册成功后,扫描二维码后,直接出现通行证界面。居民每次进入大楼前门,只需向服务员出示扫描的电子通行证。在确认他的身份信息,测量他的体温之后,他就可以进入了。整个流程很快,住户进楼更方便。
据了解,白纸坊街道半步桥和平原南林区两个社区也将试点实施“电子通行证”。
链接
官方:加强社区管理,坚持实名制登记通行证。
随着北京地区大量企业和项目的复产,以及初高中学生的立即复学复课,北京地区的全国人口流动将形成新的高峰,内防反弹压力凸显。目前,北京所有小区仍执行2月9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居住小区(村)实行封闭管理。
4月16日,北京进一步明确了快递、外卖、鲜奶配送等人群。凭准入证、健康宝“绿码”和正常体温,可获准进入小区,实行“无接触”配送。同时,北京将开放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有秩序地进入社区。
4月21日,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表示,要在家的防线上加强社区管理,持续深化三方面工作。通过实施社区、村庄封闭管理,坚持全天候值班、通行证实名制管理、进京人员和来访人员信息登记、卫生编码核对等方式,深化规范标准,高度重视隔离期间境外进京人员的健康管理,隔离期满后延长居家健康观察7天;深化严户管理规范化。
新京报记者陈琳
编辑刘梦洁校对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