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徐州经开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南。自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徐州经开区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物流、钢铁、新材料、机械加工、轮胎、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开发区。而其核名的故事充满着传奇与感人。
1、从一个码头开始的故事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在徐州召开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徐州市委、市政府同意将一个附属于海事局的无人码头划拨给国家经委使用,建立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这个码头成为了徐州港的前身,拉开了徐州经开区发展的序幕。
而命名这样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名称却不是很容易。当时,徐州市政府组成了一支命名工作小组,由市委常委会委员、市政府副市长王华英任组长。经过多次讨论,王华英在市领导、原市总工会主席、市评论员等三届市人大代表的共同建议下,提出了“徐州经济开发区”的名称。
2、取名的历程
徐州即墨,“徐州经济开发区”四个字,涉及到了经济、开发、技术、区域四个方面,要在这个名称中把徐州的历史、地理、文化元素好好利用起来,有难度。
最初提出的名字是“金龙开发区”,由于“金龙”两个字的字形有些像“小龙人”,与商标公司规定的不符,自然被否决了。随后,市政府高层曾决定要取个“经济富庶、众望所归”的名称,王华英出面承诺好好考虑命名问题,并广泛征询意见。
3、者道昵称引发的灵感
有一天,一个小商贩找市委秘书,告诉他徐州人称徐州市为“者道”,就是徐州话里的简称。市委秘书听了这个名字,觉得有商机,并想到博览会等国际展销会上,很多国家的经济特区都是“开发区”这个名称,于是他冒出了个有趣的念头,可以把“者道”用汉字的“经(者)、技(道)”表示,再加上“开发区”四个字,如“徐州经(者)、技(道)开发区”,这个名字既有地域意义,也有发展意义,好玩,做推广效果也不错。
4、取的具体含义
“徐州经(者)、技(道)开发区”是徐州经开区名称的具体含义。字面意思是向技术科学发展的地方。其中,“经”和“道”分别用自己地区的语言表示,这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具特色,也把资源优势和创新精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5、核名后的成就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后,从最初的简单货物堆存和转运,到如今拥有钢铁、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成为国内有名的集团市级经开区之一。2018年,徐州经开区实现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亿元,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三项指标全面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而都市圈的构建成为了升级版的“改革开放”,成为了新的徐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命名流传至今,不仅是徐州“改革开放”重要的历史见证,更是徐州在当今经济市场中傲视众公司的代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将继续秉持“加快转型,谋求创新”的管理理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为徐州经济的发展贡献出新的力量。
如需了解更多公司核名、企业注册核名、商标核名、网上核名、关注了解更多公司核名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