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焦悦见习记者王静茹
4月21日晚间,拓日新能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亿元;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扣非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对于公司业绩保持较好增长的原因,拓日新能表示,一是针对产业链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基于产业链优势,公司将自产光伏薄膜、玻璃用于组件产品并对外销售,组件毛利达到。玻璃上半年贡献明显;二是在出售澄城县永福53MW电站产生正收益后自持电站总数减少的前提下,亿元发电收入仍实现同比增长,毛利率创历史新高且同比增长。
据悉,拓日新能主要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光伏核心辅料玻璃及薄膜、电站应用三大业务领域从事产业链一体化的自主研发、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可同时生产3种太阳能电池芯片,在自持电站和EPC建设中已生产供应不低于70%的原材料。通过六大生产基地实现一体化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和深度协同互补。
公告显示,公司于2021年底完成2020年度分红1万元。短时间内,公司再次发布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含税)。未来实施分红是提升公司质量和利润、提高投资者信心、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的一种方式。同时,公司已计划通过回购计划筹划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也是基于管理团队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价值认可。
公司同日公告,拟以自有及金融机构融资投资东亿新能100MW农光互补电站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同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将加快与湖北拓路新能300MW农(渔)光互补,推进与中央国企在陕、分布全县的数百兆瓦项目等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通过项目
集团积极在全国各地区开发廉价发电站。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拓日新能也加快了项目投资的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拓日的认可,非公开发行A股10亿元超额认购并足额发行,有力支持了连州市宏日盛200MW综合利用光伏电站项目建设。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募投项目并网发电后,公司自持电站的体量、发电收入和利润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国无碳愿景和可再生能源目标多轮推进的推动下,公司将紧紧抓住‘核心辅助材料、电池产品、电站应用’三大业务板块,继续新增和优化大尺寸高规格组件、玻璃和胶膜形成动态扩能增效,调整产能配比结构;深化与中央国企的项目合作,在保持一定自持电站规模的前提下,提供电站EPC总承包工程、整体方案设计、运行维护等服务,形成滚动投资建设模式,将为释放消纳中上游产品创造条件,实现产业链互补协同效应,整体推动公司业绩增长,从而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体系,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