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圈微信公众号
:财经应参与;作者:姚申君
你看这些白云聚散,
分散聚集,
人生分分合合,也是如此。
--《神雕侠侣》
1
完全退休了!
56岁的马云,这一次真是洪流滚滚!
国庆长假首日上午,马云因阿里昨晚的一则公告登上微博热搜。在此次公告中,阿里披露了最新董事会成员,马云不在列!
这也意味着,按照两年前的一系列安排,这一次,马云彻底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一职,退出商界。
马云于去年9月10日正式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过去一年,并非阿里董事的马云过得很幸福。国庆节前,他到福建武夷山品茶、制茶、评茶。
这一年,马云一直在做减法:退出阿里创投、减持阿里股份、退出软银董事。...
遇事刷衣裳,功名利禄藏起来!阿里巅峰之时,马云毅然转身离开!
春秋时期的范蠡做到了,汉代的张良做到了,今天的马云做到了!
很多人认为马云享受不到淡淡的快乐,认为他被迫离开阿里中央舞台。其实,细看马云一年前在欢送会上的表情,就会知道马云是主动想退休的,退休后也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秩序。
看吧,在他那天含泪的深情中,既有一种感伤之情,一种疲惫之情,也有一种欣慰之情,一种农民种植劳作后孩子般的从容和从容。
读之,千里烟波,重雾宽楚天!今夜何处醒,杨柳岸清风暮月。
人生本无宴席,关键是欢欢喜喜地聚,潇洒地散,挥挥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枉英雄之风!
二
退休,当然不是马云一时的努力
他来潮时说,退休不是一时合伙的事,而是说了几年,准备了几年。
阿里的权力移交已经进行了一些年。2013年,马云辞去阿里巴巴CEO一职。自去年宣布辞去董事长一职以来,又经历了一年过渡期,如今正式退出董事会,转任张勇,可谓风平浪静。
我们不禁要问:马云为什么要在阿里最辉煌的时刻离开?
1.主动为阿里断奶,推动其成长为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这是马云反复强调的企业发展理念。因为,只有阿里巴巴能与创始人断了脐带,离开马云,才算真正成熟。
对此,马云表示:
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场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系统的成功。
做强公司不容易,做好公司更难。一个强的公司是由业务能力决定的,而一个好的公司是有责任心、有担当、有仁慈。
的确,就他的个性而言,马云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他最大的梦想是让阿里巴巴成为一个能活100年的长盛不衰的企业。
要知道,企业要想真正成为百年老店,最重要的是要和创始人分开。基业常青的企业,其伟大之处不在于创始人的牛掰、一二三产品的坚韧,而在于文化的卓越。
建立这样的企业,需要淡化创始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减少企业品牌形象与创始人之间的联系。企业可以依靠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和人才输出,确保巨轮不偏航。
果不其然,马云退休后,虽然电商混战形势愈演愈烈,但张勇过去一年交出的阿里成绩单确实可圈可点,看:
过去12个月,阿里巴巴总营收5500亿元,同比增长34;
过去12个月,天猫/淘宝等核心业务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33;
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集团拥有数亿年中国用户;
中国零售市场年活跃消费者达亿,月移动活跃用户(MAU)增长亿,70%的新增用户来自下沉市场。...
二级市场方面,最引人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去年底完成港股上市。上市近11个月,公司股价从发行价176港元涨至275港元,涨幅超55,即将突破6万亿元。
离开马云,依靠张勇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也能活得很好,说明阿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飞跃,已经成熟,百年老店的未来不是梦!
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而且是更深的爱。
2、对于深谙道家“功成名就退”道理的马云来说,快步后退,淡出阿里,淡出拼商场的决定,更可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解脱。
世间万物都有物极必反的道理。《道德经》说:“退者,天之道也。”他还说:“知止可久”,告诫人们要懂得守利保泰,无所事事,才能长久安全。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像马云这样的人有很多,比如三次在人生巅峰主动隐退成为传奇人物的范举;比如曾国藩,就不以功劳为荣,一直停得够多,从而平平安安地隐退、平平安安地上岸了人生。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古今中外,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往往是恰到好处地掌握了规律拐点的人。他们选择在事情即将逆转的时刻止步,让人生的最高点永远处于“看似未到”的状态,这是一种大智慧!
曾国藩说:“生命之善,可以防止险情的出现,不贪图名利,不因感情偏激而妄自尊大。”作为道家的粉丝,智者如马云当然不可能不明白这些道理。
3.市场上的马云足够成功,边际效用递减。他想开拓其他赛道,欣赏新的突破
幸福和喜悦。
马云曾说,“两周后我不会当阿里巴巴董事长,但不代表我不会创业,也不代表我会退休。像我们这样的人可能是幸运的”。他希望“多做、多试、多折腾、多折腾、多看”。
退休后的马云,相信也不会停止太多。第一,大家还是想关注他。第二,功守道大师应该是最擅长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