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财务管理比找一家靠谱的公司更重要。你更重要的是建立投资理财的逻辑,避免一些误区。
很多家庭有金融需求时,接触的基本都是各类金融机构的销售人员。公司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说他们的产品好,他们的公司好。银行的人说自己很安全,基金公司销售说基金经理过去业绩好,夏普比率高,信托销售说有保证不会违约,保险销售说保险保障很完备,等等。
这时,大家很容易被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亮点”所吸引。看来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但同时我又很困惑,说我好,那么哪一个对我来说是“好”的呢?如果同时有很多“好”的产品,每个品类我应该买多少?
我在银行工作时,曾为辖区几万名贵宾客户做过一项家庭投资结构的调研统计。一般来说,在这些家庭的投资结构中,约85%的资金投向了负债类的各类产品(如银行理财、信托、国债、债券基金等),约15%的资金投向了股票(股票、股票基金等)。我通过统计发现,这些客户的长期复合收益率大致在2-4之间。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这个收益没有银行所有的理财高呢?
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基金的收益是债权类资产的平均回报在5左右,而股票由于缺乏投资计划,在周期内通常高买低卖,拉低了85%债权类基金的收益,最终导致总收益不如所有银行高。
但如果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即使占比15%左右的股票资产获得了20%的极高年化收益,那么这些客户的全部资金也只是获得了年化收益(85*5+15*20)。
股票部分被预测为一个极其乐观的,类似巴菲特的收益,但它仍然没有达到大多数客户期望的8年收益目标
.更不用说大多数人都能获得10%股票的长期回报。
在股票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少买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整体组合的高收益,对股市收益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然,多数市场轻视合理估值时期的股市收益,却在市场暴涨最疯狂阶段盲目追求短期高回报的投资行为模式,最终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预定目标与战略方法不匹配的案例。我们在做财务指导业务的时候,最大的变化就是调整财务目标和战略的不匹配。
在设计一个家庭的投资策略和具体的投资计划时,需要清楚地知道两个决策依据:1。自己家庭未来的财务收支趋势;2.清晰了解各类金融产品策略的收益特征、风险特征和期限特征。如果不想研究清楚这两个方面的决策依据,仅仅依靠简单的直觉拍脑门,那么投入多年后往往会得到与最初目标背道而驰的结果。
以下是关于家庭投资的三个常见误区。
我有一个朋友(暂时是a先生)。A先生今年37岁,是一名二线城市的基层公务员。他的父亲是个小微企业主,干了一辈子。退休后存了2000多万交给A先生,A先生零散地买了很多高收益的P2P。两年前我去和他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P2P投资虽然分散,但最后都跑路了。
A先生在他的投资中有严重的战略问题。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父亲已经退休,他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后续的连续收入并不高。这个2000万级别的基金是不可再生的。
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本非常不适合承担较高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特点是1-0风险,一旦违约就再也回不来了,P2P就是最典型的高信用风险产品。
退一步讲,即使违约概率低于P2P信托,a先生也不适合大量购买,因为他的家
法庭不具备持续创收的能力,因此不适合承担潜在永久损失的风险。
许多银行的理财经理都在为客户提供基金投资方面的建议。话是股票基金有风险,需要止盈落袋。我们每赚10就会赎回它们。
但这种做法其实很不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过市场,可以知道在牛市中,市场在2-3年至少涨了100-300。在这种大波动中,每赚10就出来,然后等几个星期,买一只新基金,建仓几个月。事实上,牛市中的大部分时间,资金都是空置的。当你真正投入大量资金时,往往已经到了牛市的尾部泡沫区域,风险很大,潜在收益非常低,损失巨大。
这种看似安全、风险较小的做法,长此以往容易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投资需要顺应市场规律,避免战术错配。
事实上,追求神奇产品的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家庭问题。例如,巴菲特、索罗斯和达里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基金经理。即使你非常认可他们,你也不会把你所有的家庭资产都投资在他们身上。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你必须有不完全匹配他们投资组合的资金使用和风险分散的需求。
无论什么产品,背后投资的资产和使用的策略,都有平稳上涨的阶段,也有逆风艰难震荡甚至大幅下跌的阶段。
大多数客户经理和个人投资者对这些产品背后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深,也无法研究其涨跌。在这种情况下,以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来判断产品是否“好”,往往容易进入产品顺风顺水的下半场,很快就会迎来逆风艰难的阶段。如果觉得收益不好,就会把钱撤走,然后再寻找另一种神奇的产品,以此类推。
很多时候都很神奇,基地
金经理,未来将逐渐斩断神光环,难逃业绩回归定律。对于家庭来说,用神奇的产品解决问题很难得到满意的效果。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好,给我点赞。
=================================================
作者介绍:我是吴青阳,金融十年,曾在某上市银行北京分行负责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多年,带领数百名理财团队服务从上市公司百亿股东到各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高净值家庭,期间,他主导设计发行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项目,以及各类知名私募对冲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合计数百亿,离职后创立北京凡贝投资,担任私募对冲基金经理负责投研,创立国内最早运营付费咨询服务的买方投资品牌新竹理财,极大地改造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投资逻辑和服务流程。拥有丰富的股票、债券、信托、衍生品、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等全方位金融投融资策略的直投研究和产品设计经验,已帮助数百个高净值家庭做出全面、高水平的财富管理决策。
个人微信:辛竹天平
财富管理公众号:新竹财富
个人内容微信公众号:新竹理财吴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