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内容
我怕人们会问我你是做什么的,因为我们的咨询公司什么都能做。公司主要服务于大健康产业,为那些企业提供咨询,让他们更好地赚钱。当然,在他们还没赚钱的时候,先给我们一些咨询费。
公司近期的工作包括细胞动物实验设计、临床试验人群设计、CRO流程管理、国内外市场开拓、药品(及其他产品和服务)定价、品牌形象策划、代言人选择、市场策划、市场分析、面向全社会的医疗理念推广和培训等,根据每个人的背景,项目各不相同。比如,有学术背景的会多做实验和实验设计,有管理背景的会多做流程设计和市场开发一起做。
为什么你能做到这一切?因为咨询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我能够教育出比我精通这一领域100倍的企业经理。
上个月,导师(显然不是导师,而是经理)找我谈话,意思是他认为我很努力,但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作为一个新人,我可以做更具体的事情,但那不是他训练我的目的。目标是应用那种思维方法,将一个项目分成模块,并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来做。我扮演综合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角色。如何划分,如何把控进度、保证质量,如何融入一个完整的ppt,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是新人最看重的。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个行业的专家来做事。
作为一家外国咨询公司,项目全部以美国元收费。只要适当的外包(全部外包给本地公司),不断接项目,就可以不断赚取差价(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作为一个新的顾问,我想做的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说得有点悬,要讲清楚),所以什么项目我都可以接。
作为一家专注于大健康小角落的咨询公司,公司里有两类人,一类
有一般健康、医学、药学和生物学(即不含护理)的博士和少数硕士,还有客户服务的同事。那些同事不需要专业知识,他们负责各种不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所以,像我这样的新人根本不用考虑换字体格式、签合同、报销费用。平均每个医疗顾问有两个客服同事,所以我们公司特别舒服。医疗咨询不需要加班,但客服同事经常通宵达旦、任劳任怨(虽然感觉像是为了加班而加班)。
有很多所谓的大V医学科普文章都是我们的同事在医学群里写的,呵呵,不知道水平比他们高到哪里去了。
2医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与医生相比
毕业前几年,我的收入好多了。没有夜班工作规定,一毕业基本就能过上正常体面的生活。但后期发展不如医生,年龄越大越吃香,这也是医生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比起去制药公司
我们公司跳槽给甲方的太多了,原来的工作内容很相似,都是分给别人的。咨询新人对接的是医疗管理者,咨询管理者对接的是总监,总监对接的是企业的CXO,所以PPT讲得好,很可能对方会说你来我们这里做。这里来回跳槽的人不少,但实体经济出了名,家长更喜欢。
因为公司是项目型的,非常自由,可以回家上班。迟到早退不要紧,但医药企业的工作时间相对规范。我们的许多高级经理(40-60W),尤其是有孩子的女性,都喜欢这里。说去拜访客户,请客户吃饭,谁知道你要去哪里。
因为我们项目的特点是进展快、浅,很不深入,作为长期职业规划的考虑,要做高也得去甲方镀金(或者来回镀金)。
与同公司为客户服务的同事相比较
首先,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工资端点也不同。工作7年,我们的收入可以是他们的三倍。当然了
多年来我读的书比他们多。我们公司完全不要求医疗部门内容面试的ppt技巧,我到现在也做到了(虽然我培训过几次)。
与生物药相比
首先,它太快了。医学是博士+医学博士8年,羡慕嫉妒恨,别人拿博士也要10年。第二,MD的价值非常非常高。MBA和博士学位可以在工作之余获得,但MD如果错过了就永远不会丢失。三是医学8年有1-2年临床经验,简历上很漂亮,个人经历也很突出。但是,愿意咨询的医疗专业人员太少了。HR曾说,她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医生从我们这样吹牛的公司里收起来。幸运的是,生物制药专业大量学生投递简历,说明她工作认真。
与海归相比
以前也拜过乌龟,现在看来在国外读博还是太苦了,很多人英语都不如我流利。我们工作的时候需要及时认识很多人。对我来说,来自老同学(老同学分布在生物行业的各个角落)或本地群体的喊话,极有可能赶上来。海龟在当地的资源太少了。
3职业规划和薪酬
职业规划是我老板最怕听到的话,也是他来到这里不断听到的一句话。职业规划就像玩游戏。去一个地方,得到你能得到的,当你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就时立即离开。比如,不能及时企名网,不能协助考证,或者这个岗位2年时间已经够了,边际效益为零,就马上离开。同事们一直都是神一般的传奇,XX8到CXO的X事业部(年薪200多万啊),现在已经6年了,惊慌失措。这也让一些公司详细列出自己的岗位,让人觉得自己在进步,实则怕你走人。
理想职业生涯规划
分析师/顾问2年(10~20W)
/升为经理需要稍微资深一点,1~2年(20~30W)
成功企名网为初级经理2年(20~
40W),大约一半是外国的
高级经理2年(40~60W)
主任(100W+),中国天花板到了。
跳槽到大公司,200W+
总有一些超级牛(敏感词),吹牛夸夸,成功走上人生巅峰。
真实情况
其实也没那么顺利。一般要三年才能成为一名经理。理想情况下,去欧美需要一年时间,日本最糟糕的是去东南亚进行办公室轮换。找一个高级经理很容易,但医疗主任是唯一的。他不能升职。如果他不离开,其他人就永远是高级管理人员。此时最好在美国读MBA或LLM。当然,回国后还是会遇到没有那么多导演需求的问题。在此期间,最好根据职业规划及时考证。
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卡住了,那就是跳槽或者去美国留学来解决问题。毕竟甲方这么多,大家又熟悉,还是去更好的咨询公司。
我们公司有很多女性高级管理人员对现状非常满意,根本不想跳槽或出国留学。如果他们向CXO提起职业规划,CXO会吓得要死,预计很快就会有一个超级高级经理职位。
福利
咨询公司最核心的东西是人,没有别的,所以福利很好。
公司在市中心,每人每年椅子租金15W,环境很好(但周围都是XX金融,一个不知道是不是骗子的公司),交通也方便;办公用品琳琅满目,环境轻松自由,美其名曰需要最大程度释放你的潜能;公司里的人长得好看,有趣;非常人性化,不打卡,不超时;有很多训练。老板说,去年人均完成600W项目(成本仅一人)(人均含HR和财务)。
我还是很喜欢实验室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它很像实验室,但要容易得多。乍一看,人家一包零食,穿拖鞋,没人管你。他们也可以带宠物。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读文献,想研究思想。经理级以下的人际关系很简单
(高层的斗争很激烈,但所有人都必须争取高级医疗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