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十装修九坑”,找合适的装修公司装修施工,最后验收维护工程,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问题。毕竟,重装是每个人都不想遇到的麻烦。然而,装修公司往往采用以下三种惯用套路,让很多不懂做的朋友陷入其中,最终导致损失惨重、无力回天。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套路,以史为鉴。
1.低价切入,中途加价
--“这不在预算里,要追加费用。”
先报底价,得到这份工作,然后中途加价。竣工后结算的费用往往远高于预算。比如2019年6月扬子晚报曝光的田X和装饰公司,通过在电视台、公交车上打广告,以“低价”吸引顾客眼球。报价中特意省略了一些项目,然后大量添加项目赚钱,被骗业主多达2000人。
2.以花代树、以次充好
-“原品牌材料缺货时,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
装修公司在偷换概念时,一般在合同文本中设下圈套,尤其是拟定一些不具体或可以做多种解释的条款。比如,不少装修合同都签订了这样的条款:原品牌材料装修缺货时,装修公司可以临时更换相同材料。但实际上,这种“同料”可以有多种解释:同样的品质,同样的品牌,或者同样的价格,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造假空间很大。
2019年8月曝光的漳州紫X,装修时品牌材料被盗。因业主在外地打工,将家里装修给子明。业主入住时发现淋浴器滴水,但联系品牌商后发现,安装的产品并非品牌产品,价格相差悬殊。最后,业主发现卫生间门、开关插座、一体式顶棚、橱柜、五金浴室等不是品牌假货,就是没有标识的产品,与当时合同约定的品牌不一样。
3.提前收到预付款
-剥夺业主主动权
有的装修公司如果一次性付清,还会给顾客打折或赠品。客户付清了钱,后续也不会积极处理问题,从而被装修公司牵着鼻子走。曾经轰动一时的“平X装饰公司”收到了上百户业主的预付款,部分装修工序只完成三分之一就被推迟。当业主们前来投诉维权时,对方突然连夜掏空,交了钱的上百家装修业主只能选择联名报警。
02
面对以上3种常见套路,我们该如何冷静面对装修公司,进行反套路呢?下面根据专家的观点整理了一些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轻松避开装修公司设置的雷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钱一分货,不要一味贪图“低价”。面对低价装修套路,业主不能因为一点眼前的利润就盲目掉坑。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做好报价和预算,包括施工尺寸、质量、材料、环保、人工等,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被临时告知加钱,得不偿失。
2.合同中所列的材料和装修项目,字里行间都要仔细反复核对。在需要使用的材料中注明产品名称、型号、价格区间等,避免装修公司的伪劣产品过时、冒牌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当然,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好亲自采购好的建材给装修方。毕竟,这片材料里有很多不易看出的窍门。
3.拒绝一次性付款,随时主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设计好付款标准、流程和节点,按照装修进程和完成情况付款。
相信看完以上套路与反套路的讲解,很多朋友都会感到装修疲劳。买房不易,装修时谁都想逃坑。因此,选择装修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装修公司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要有好的施工质量,还要有好的服务。选择不好,最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再多的钱也没有用。
至于如何避坑?不如来看看兴义的做法,或许能给你最放心的保障。当装修公司实施为房子注入行动和灵魂,未来的家才会温暖,生活品质才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