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在2021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中,位列全球第六的中国平安推出“真颐年”品牌,高调挺进养老社区。
这应该也是国内头部寿险公司最后一个进入养老社区战局的玩家。此时,平安要面对的是一群保费规模远不及自己,却在养老社区领域筑起高墙积粮的小兄弟。建得最硬的泰康,建立了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22个养老社区。
过去两年,中国平安遇到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从20多年前的个体风险选择,到后来的综合金融、科技金融战略,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再次走出带有时代印记的高光之路?尤其是基本寿险改革备受关注。换帅、换将、换兵,打法转变、观念转变、服务升级需要温度……
在经历了一番耀眼的、惊涛骇浪的行走后,平安最终以跟随者的姿态,从一家轻资产的领跑者、平台企业进入养老社区。这种画风如出一辙,投入重、周期长,很可能是决定头部未来命运的领域。
当然,对于泰康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玩乐的时刻。记得泰康成立之初,创始董事长至今仍是灵魂人物的陈东升有句名言,“左眼看朋友,右眼看平安”。如今,泰康是养老社区绝对的头部企业,从跟老大哥学到跟你学25年。
但无论如何,踏入这个我很久不重视的领域,一定会导致格局的重新洗刷。一场寿险巨头围绕养老社区格局和未来命运的大会战,完成了多方力量的集结。
种种思考和疑问随之而来:为何巨头纷纷进军养老社区,能缓解当前寿险巨头的现实困境?时间、土地、人才等硬核要素成本胜于平安,但几乎是从零开始。有机会吗?保健战略的长期和重投资
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返程慢的特点?入局者是否知道,比养老社区本身更难的,是养老医疗资源更长的周期和技术壁垒?
这或许也是头部险企目前热衷的以养老社区为核心的健康养老战略的核心问题。厘清泰康的先发优势和平安的后发优势,一定程度上也回答了上述问题。
1抢滩养老社区,破解代办员难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透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亿。这也就理解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养老领域的原因。此时,多年走好的头部寿险公司正遭遇中国保险复产4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困境。
2020年,新订单、续约、人力、保费等核心数据的下滑仍有疫情原因,但2021年的数据比2020年更尴尬。在这种积聚乏力之下,是头部寿险公司最大的现实困境:未来利润堪忧。
纵观过去几十年各种先发优势和拼规模的竞争,头部企业的基本盘一直是销售导向较强的保险营销员大军和大量利润较高的复杂产品,尤其是大规模扩军后,这种模式被推到了极致。
传统代理商模式最大的问题是销售和客户的分类管理仍然粗放,大进大出、质量不高、关系不好等问题困扰着第一大渠道。市场价值、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无法匹配,“卖保险的”仍被理解为贬义词。
目前来看,即使前几年积累的续期保费苦苦维持,也不会影响当期的利润和规模,但现状不改、崩盘的日子并不遥远。原有模式难以为继,无论是产品+服务的迭代,还是数字化的迁移,最终落脚点还是渠道的变革。
事实上,头部险企一致喊出了改革的口号,几乎都提出要提升代理人的素质和产能,但如何实现这种提升?大多数公司
方向是卖长险、大单、高价值。
但在我国民众目前的消费水平下,目标客户可能只是少数高净值人群,在保险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势必走上销售竞争的老路。那么,要提高产能和价值,就要有能够卖产能和价值的服务和产品。
所以,总有保险公司认为,卖一样,还要卖保险吗?近年来,在养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高价值、高服务的养老社区进入了保险公司的鼻子。一份以两三百万元保费作为“入场券”的保单,在获得目标高净值客户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理人的收入,对卖方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泰康是最早发现这种玩法的,这家公司将养老社区作为立足未来的护城河。中国平安的高调入局,或许意味着寿险龙头企业对养老社区+寿险产业链模式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泰康模式的肯定。
高端养老社区的背后,也是商业寿险公司赖以生存的最具消费价值的中心城市客户。
大哥,谁迟到了,这次能先到吗?
彼时,互联网手机群雄争鸣,诺基亚、摩托罗拉、爱奇铭网、联想、索尼等响当当的名字逐渐消失在手机江湖,小米、华为、OPPO、VIVO等新贵瓜分着庞大的手机市场格局。
作为保险行业不妥协的大哥,平安即使姗姗来迟,依然有信心。毕竟,纵观平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往往是依靠自身力量,后来居上。一旦发现市场上成熟的商业模式,它就会快速跟进,碾压同行建立竞争优势。典型,两场战役:
一是业内代理人模式的导入者是友邦保险,但早些年国内险企这一模式的主宰者是跟随者平安;
二是电动车险,模仿发达市场的直销模式,是行业内小公司最先开始的,但诚然最终会改变市场格局
是平安产险。
两种情况下,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攫取了最大利益,算是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个后来者引发了行业大范围的跟随,直至主流和红海。但在此期间,它以绝对优势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因此,虽然是最新入市的巨头,但平安也表示:聚焦一线城市和部分核心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项目。
与其他大公司提前几年准备相比,平安在健康医疗战略上并不具备先发优势,甚至落后多年。但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尤其是丰富的城市客户资源,金融实力、综合金融、科技实力等综合性企业的名网潜力也显而易见,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后发优势。
归根结底,市场从来不讲先到先得,不讲窗口是否到了,不讲“养老社区+寿险产业链”的模式是否成熟。现在这个和平已经被杀在了对角线上的刺中,它绝不会继续坐视自己眼中的小弟们,继续在自己的领域封王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