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居“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华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会友”的故事流传千古。如今,中国最大的古琴文创村落户福建漳州长泰县麻阳溪生态旅游区,上演了一场“山水遇知音”的新时代。
传说中的鸟凤不离梧桐,梧桐是制作古琴的绝佳材料。受此启发,龙人古琴创始人谢建东10年来走遍三山五岭,寻找最适合古琴文创村扎根的土壤。“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不仅需要宁静优雅的自然环境与之相匹配,更需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支撑。这样的地方不多,知音难求!”谢建东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后坊村来说,也是知音难求。后坊村党支部书记郑保安说,该村地处马羊溪中上游,山峦起伏,林木茂密,溪水清澈。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古树、古桥、古寺、古庙星罗棋布,刚柔并济。人们期盼着青山绿水带来金山银山,但面对一些可能破坏环境的投资,他们没有动心,放弃了很多致富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建东和后坊村相识,遇见知音的喜悦让两人一拍即合。龙仁古琴文创村很快破土动工。
站在琴坊雕梁画栋的观景平台上,龙仁古琴文创村员工李丽萍告诉记者,整个古琴文化村占地约1800亩。除古琴广场外,古琴研究院、古琴学院、龙人书院、古琴音乐厅、秦家山庄等建筑已基本建成。众多国内外古琴大师入驻,龙仁艺术团、龙仁琴堂等机构开始运营。未来的古琴文化村将集古琴文化传承、艺术传播、教育学术研究、文化旅游置业于一体,成为弘扬古琴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20.古琴村被文化部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高山流水”的传统文化声音将跟随麻阳溪走出后坊村,传遍天下。
“
马羊溪全流域面积仅1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0%。大自然赋予了马羊溪山清水秀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全力做好保护工作。“长泰县委书记张慧德说。为保护好、利用好马羊溪,长泰县创新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成立了跨区域的马羊溪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所有入驻项目均须经过环保、国土、水利等部门联审,确保所有项目对生态环境无破坏。目前,生态发展理念已推广到全县,未来将把长泰县打造成“900平方公里大景区”,成为厦漳全南“金三角”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核心区。
随着生态环保项目的进场,绿水青山环绕的麻阳溪开始“流金滴银”。福建一号漂流、射击俱乐部、中华涵文园、龙仁古琴文创村等生态文化项目的入驻,极大地丰富了马羊溪的旅游元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该县支持村民进一步整治环境,修缮历史遗迹,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旅游环境。农家乐开得越来越多,还建起了生态采摘园、花海观赏园。
漳州市委书记陈家栋说,长泰县以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20.长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美国1万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质量提升、民生改善、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得到了生动体现。为摆脱束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漳州取消了长泰、平和、南靖、华安4个区县的GDP考核,以此激励各区县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古树、古桥、古厝、古寺、古琴,谐音为“五谷丰登”,构成漳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七个五”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其中,“五海”保护重点是保护海岸、海湾、海岛、滩涂、海水等海洋资源;
“五沿”治理,重点抓好沿路、沿河、沿岸、沿城、沿村植被保护和青山挂白整治;“五景”建设,旨在推进中心城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建设;“五行”管控将矿产、森林、水环境、企业排放、土地等五个方面形象地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进行管控;“五古丰登”是保护古树、古桥、古屋、古寺等历史文化资源;还要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富美乡村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旅游区景观保护工程等“五大工程”;同时,大力倡导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绿色建筑、低碳生活等“五个倡导”。
“‘七个五’覆盖了漳州市每个县市区的每个角落,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要素,包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标是把漳州市建设成为田园城市、生态城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陈家栋说。
一、项目简介
在中国文人必修的“琴棋书画”中,“琴”(即古琴,或七弦琴)占据首位。
据《长泰县志》记载,林真,漳州府长泰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出生。他出身卑微,但决心努力学习。玄宗宣德五年(1430年)进京取甲。这是清代自漳州建市至科举结束,唯一一位文科状元。授予网络学院拟编制的企业名称。在北京生活了八年,他淡泊明志,于是急流勇退。回国后,他谦逊自持,广交朋友,开门授业,品格高尚,开启了闽南一代的学风。漳州古琴的文化教育基础从此奠定。南宋大儒朱熹知张时,曾展现出一代古琴名家的风采。明代以进士身份封王,敢与东南争半壁江山的郑成功,也是琴艺大师。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沧州古琴经过多年的积淀,独具地方特色。漳州已有弘扬古琴文化的权利
光大,并使之与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迸发出新的魅力条件。在海峡对岸的台湾漳州,在庙宇、祠堂、民居、器物中,不仅经常能看到古琴的形象,还能看到一些与古琴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绘在壁画上,刻在木雕、石雕中。可以概括为漳州人对古琴这一古老遗产的推崇。他们对古琴崇拜如神,视其为神器,其影响深入民间。传承有序,历史悠久。
古琴的传统制作工艺在福建漳州失传了900多年。由龙仁古琴文化投资(长泰)有限公司出品的古琴,成功推出后已走过十余年。2010年,公司在福建漳州长泰正式挂牌。琴坊制作的古琴在业内认可度很高。
二、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古琴传统制作技艺
属地: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
保护单位:龙仁古琴文化投资(长泰)有限公司
法人:陈一文
位置及地理环境:长泰县建于公元955年(南唐保大十三年),位于闽南金三角的中心结合部,东邻漳州,南接龙海,西接华安、漳州,北接安溪,素有“闽南宝地”之称。现辖4个镇、1个乡、1个国营农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76个行政村(作业区、居委会)、753个村民小组。陆域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万亩,山地面积1万亩。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