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士金鱼
从2020年保险公司理赔数据可以看出,保险公司敢赔但不怕赔。但据说,人们说起保险,总会说起“理赔难”的问题。
讲道理,只要理赔资料齐全、逻辑清晰,保险公司就没有理由拒赔。事实上,多数保险公司理赔率可达98以上,1-2天内即可赔付。
小额理赔案件,平均理赔时限更短!有些单笔小额理赔案件甚至可以在数小时内快速赔付!
《保险法》对理赔速度也有规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后,应当及时核实;情况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批准,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查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负有保险责任的,应当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就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达成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对于不属于保险范围的,应当自核实之日起三日内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付赔款或者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可以说,只要出现理赔事件,保险公司可能比投保人还着急,不能及时解决就是一记耳光。既然保险公司如此重视理赔,是什么阻碍了它的落地?
我们往下看。
一、保险公司不会主动理赔
要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发生保险事故后向保险公司报案,让保险公司知道被保险人出险;
2.保险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经保险公司审核后方可支付赔款。
这就是说,你得让人们知道你有危险,否则大家就瞎了。再者,投保人不一定是被保险人。也许有保险。除了被保险人,没人知道。因此,如果你爱他,就不要保守秘密。
理赔投保
被保险人的主动行为需要提交材料才能申请,但不同的理赔要求材料不同:
医疗类(住院医疗、百万医疗、意外医疗):包括诊断证明、手术证明、门诊病历及处方、病理及血液检验报告、医疗费用收据及清单等。
赔付类别(如重疾险、意外伤残、防癌险):病历、医院诊断证明、病历报告、检验报告、手术病历、出院小结、伤残鉴定证明等。
身故类(定期寿险、终身寿险、意外身故保险):身故证明、户口注销证明、投保人合法继承证明等,因交通事故身故需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因驾驶机动车身故需提供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
鉴于理赔大多与医院治疗有关,病历资料非常重要,不规范的病历资料也是理赔正常进行的障碍。
二、病历错误对理赔的影响
在实际理赔中,健康险如医疗险、重疾险对病历要求严格,而寿险、意外险的理赔材料更多要求死亡证明或伤残鉴定。
正常理赔并不意味着提交病历及相关材料后就可以直接获得赔偿,保险公司需要调查审核。
为什么?这是认定理赔事实是否清楚无误,确保不存在“骗保”风险的必要流程。但如果理赔材料存在瑕疵,保险公司肯定会进行详细核实。
说实话,保险公司怕被“骗保”骗了。
核查的过程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比如以往的参保记录,是否存在预谋欺诈行为;既往病历,是否有既往病史;医保消费、体检报告、检验检测报告等,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
通过调查人员的仔细调查和综合考量,情况属实,没有任何疑问。调查人员将提交调查报告。审计人员审核通过后,即使病历有误(修改),通常也会得到报酬。
但是疾病
日历毕竟是医生写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甲状腺结节为例。在医生眼里,1级、2级、3级都是轻微症状,定期观察就够了,这样只要诊断分级病理不严重,分级就模棱两可了。但在保险眼里,如果超过3级,就可以拒保拒赔。
但如果病历出现问题,理赔就会变得异常繁琐。如果索赔时间延长,受益人将无法及时获得索赔。以至于需要第三方鉴定机构介入。如果协商不成,只能通过打官司来解决。
三、病历想改就改不了
病历记录的是我们卫生企业的名称,其书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年3月1日),属于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通常不会有差错。
但即便如此,病案书写错误在我们身边仍时有发生。一般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1)因自身原因,提供的身份信息有误,如姓名有误、年龄有误等;
(2)医院(医生)原因,如记录信息错误、书写错误(错别字)等。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简单,让医生改吧”!醒醒吧,白衣黑衣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改变的。例如:
1.姓名年龄错误
如自行提供的个人信息导致姓名错误,可与医生或医疗部门(专门用于处理医疗纠纷和投诉的部门)协商修改。同时,您可能需要公安户籍机关出具的有效身份证明,证明病历上的名字确实是本人。
2.错别字
如果病历中有错别字影响理赔,可以找医生反映修改,可以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七条: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时,应在错别字上双行标记,保持原始记录清晰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和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贴、涂等方法掩盖或
去掉原来的笔迹。
3.记录信息,写错患病时间
前两点好解决,第三点最怕,因为它很可能直接关系到保险合同的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
比如,投保后患的病,因为医生书写错误,变成了投保前得的病。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医生根据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进行修改,也可能需要相关医生和领导签字,最后需要加盖医院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