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参照国际国内通行做法,以营业收入1亿元作为入围基准。经企业自愿申报、部门认定、综合考核,确定了2015年度安徽综合百强企业和制造业、服务业百强企业。一起来看看2016安徽企业百强榜单吧!
准入门槛提高,企业排名变化大
2016年皖企百强申报企业多达175家。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达到1亿元,实际上比去年有所提高。有12家符合申报资格(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未能进入百强排名。安徽省企业联合会会长周本利说,今年榜单最大的变化是企业排名。今年,名单变更企业97家,保持不变的只有3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适应能力不同,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总体来看,退位企业大多属于产能过剩或低端产品的生产企业。而在创新上有所建树、有所建树的企业,则借机崛起升级。
利润、营业收入、纳税同比下降
虽然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第四年达到十亿元,但首次出现下滑,同比增长,同比下降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占比由去年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千亿元企业数量同比减少1家,海螺集团由上年的亿元降至2016年安徽企业百强中的亿元。铜陵有色仍以亿元营业收入稳居榜首。利润下降明显,较去年百强企业发布当年减少1亿元。增加主要与2016年较上年增加1亿元,海螺集团利润减少1亿元有关。纳税大幅减少。与上年相比,百强企业纳税减少1亿元,增幅为。这与纳税大户安徽中烟公司未申报2016年安徽企业百强有关。(2013/2015年度皖企申报排名前100名,纳税范围为和。2014年、2016年皖企申报排名前100名)
前100名排名不申报,增税分别为和。
R&D经费投入和R&D强度增加
2016年,皖企百强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强度均有所增长,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与去年持平。2016年安徽百强企业中,有78家企业有研发活动并上报研发费用,与去年持平。78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增速高于全省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增速6个百分点,占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亿元)。78家企业营业收入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研发强度)高于上年,高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高于全省大中型企业研发强度。
2016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解读
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中,申报数量较多(91家),但符合申报标准(营业收入超过20亿)的只有8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虽少于民营企业,但除利润总额外,其他指标均超过民营企业,特别是研发费用投入和纳税,仍发挥着带动引领、辐射影响和行业控制力作用。2016年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排名反映出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淮南、宿州仍无入围企业,合肥、芜湖、安庆、滁州在2016年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中占比超过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