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六安市三级资质建筑企业名称

发表日期:2022-10-15 21:57:30

        据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6月29日,六安市住建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六安市支持建筑业做大做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建筑业作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发展的关键,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拉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部门统计,2019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建筑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占全市GDP。建造业每年约有1万名雇员。2019年,全市47个项目获得“藁城杯”优质工程奖。
        截至2020年5月,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1090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710家(一级16家、二级97家);专业承包企业380家(一级3家、二级122家);装配式建筑部件生产企业10家。我市建筑业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建筑业产值稳中有升,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打造精品建筑,提升城市品位。今年初,市政府领导先后4次听取汇报。他们在多次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实施意见》从十二个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可操作的措施,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为建筑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筑业企业在管理、创新、资质、信用、质量、安全等方面全面进步,增强实力,发展壮大规模,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打造“六安建筑”品牌。
        一是培育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
        目前,全市正在开展建筑业龙头、骨干和百强企业评选工作。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通过产值税收、资质信用、质量安全等指标考核,遴选我市建筑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行业标杆,并在市场开拓、企业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两年内实现我市特级资质企业零的突破。
        二是解决招投标问题。
        招投标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建筑行业实现良好发展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立足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设置招标条件和评分规则,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满足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同时,将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与招投标挂钩,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转化为招投标中的一定分值,通过信用手段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要充分落实招标人自主权,招标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修改调整意见,根据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选择专业水平高、符合项目要求的优质企业。
        三是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针对建筑企业资质办理,全面推行“智能审批”“电子审批”,部分专业承包资质、监理企业资质实现不见面审批。建筑业企业三级资质审批承诺办理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除资质审批外,其他建筑业变更审批事项均可全程网上办理。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业产生了很大影响,疫情期间建筑工程开工明显不足。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时下发《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企业复工的通知》,明确因疫情造成工期延误属于合同不可抗力,建设单位应合理顺延合同工期;将疫情防控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因疫情影响造成的人工、材料、工程设备、机械等
        类等价格波动要合理调整。同时,延长资质延续申请期限,确保企业资质和人员资质不受影响。
        四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各方行为。(一)是开展建设工程发包发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工程违法发包发包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检查在建项目1928个、建设单位1150家、施工企业1471家,查处违法分包案件1起。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建筑市场秩序。(二)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挂证”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六安市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专项整治行动安排和时间节点,分步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挂证”排查工作。共清理排查涉嫌挂证人员7897人,整改率95以上。打击“挂证”取得积极成效,“挂证”乱象得到遏制,建筑市场进一步净化。(三)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排查和保证金缴纳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工程质量保证金政策,落实保函,减轻企业负担。(四)继续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2019年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52家,下达整改通知书22份。其中18家经整改符合要求,4家企业不达标资质被取消。
        五是加快建筑业人才培养。
        构建人才培养梯度,加强行业人才储备。继续加强注册执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完善建设队伍
        专业化水平。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一级注册建造师792人,二级注册建造师5667人,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行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19年,住建系统共有283名高级职称、346名中级职称、83名初级职称通过评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同时,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和基础人才培养。我市建有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培训建筑行业专业技能人员7000余人,可培训木工、电工等35个专业。
        六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全面重构和升级,减少了办理环节,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2019年4月以来,我市通过推进审批流程再造、统一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信息数据平台、完善监管体系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面改革。截至2020年5月底,全市共出台19个配套政策文件,审批事项由78项压减至52项。将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线性)、公开土地出让备案、带方案土地出让、工业建设项目5类审批流程审批时间由2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82个工作日以内。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制度专题培训19期,近2000人次。今年以来,已有158个项目921项事项通过工改系统办理,各项改革仍在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