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去过梅州大埔吗?你可曾亲眼见过矗立在大埔县城入口处湄潭河西岸的一座碧玉般的印石?
那么,我告诉你,它的碑文印证了湄潭北岸的山路--梅固路,暗含着一个美丽的人文故事:
大埔人爱青山,爱绿水、爱千米的“美谷路”蜿蜒在广东大埔一隅。石头砌成的北岸与湄潭河路平行,一路上称“三”:一是居高临下,两岸山峰陡峭,水涨四时落,石头下沉。古有赤壁苏东坡游历林谷,分外秀丽之说。如今,罗卓英的“梅江陶庄”一词,在“第一”石刻中气势恢宏;二是河头至雷莺歌小径下,明代黄副使“岩之安危”与吴奇伟题跋“礼义廉耻”相映成趣;三是上下临江亭,古道山石,西有江河逝去:一路汇聚商路、驿道,聚血泪,一程扬名。
粤东北瑞琪衬托祥云,山中山(大埔)雄鹰俯瞰大地,崎岖山路吹入南洋,湄潭河书写乡贤足迹,张弼时描绘“醉”人图,李光D执掌星州,李显龙以狮城闻名,姚永芳铺工业“布”,萧玉祥“光为桑”,田家炳“紫荆勋章”,千年商路,工商巨擘辈出,挑夫血泪留:携百斤汗如雨,行千百次路。只闻“江上此亭,得岸上冯红岩影;何为世事,满路荆棘鹧鸪硬叹;又见铁拐李宪宗在途中突然出现,寻得”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乡愁悲欢。
峰峦叠嶂间,艳阳蓝天下,驿道是名副其实的蜀山之路,是许多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也是耕读为荣、折才成才之道:明清企名网15人折蟾宫,进士58人出类拔萃,举人298人满天星。“父子双进士”“一肚三企名网”曾成就广东
中国感动;国共两党118位名将,携手抗日立下功勋,“九二共识”更是浓墨重彩的华章。
阴石从天而降,遥望北岸梅景,百尺悬崖,一串串泉水有声:“石阵绿野仙踪”拔地而起,不朽的脚印让人叹为观止,山容欲让你心旷神怡;“摩崖碑刻”总题先烈功勋,抗日名将千古风流;“湄潭寺”,扬善抑恶的禅修场所,晨钟暮鼓沐浴佛光;“人文壁画”,人才济济遍天下,商贸兴旺到三江;“长寿公园”,老者胸阔自娱,少者清纯自以为是;“书法墙”,铁银勾绘驿道,才女诗情悠扬;彩虹桥飞架南北,湄潭河纵贯东西,直流入嘉朝母亲河,钟情最美的山茶,点缀着别样的古梅道,呼啸的林荫,突兀的天峰,人文秀区的秀美雅致。
湄潭南岸、天印石庄严而威武地矗立在老虎岩,热情地矗立在从县城到企名网高速出口约16公里的迎宾大道上,不断向人们证明,十四五开局前,县委、县政府亲民爱民、实干兴邦--溥仪已成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可谓宜居宜业,珍珠遍地;瓷业推陈出新。700多年制瓷经验,以“白玉瓷乡”的美丽名号创造了产值15亿元的辉煌成就,书写了“中国青花瓷之乡”的新篇章;名优茶种植面积万亩、蜜柚万亩、烤烟万亩,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丰富丰硕的成果;还有“八一”起义军的碧血丰碑和“绝密任务”的先锋足迹,如同大埔苏区的鼓舞人心的源头……
朋友,你知道天音石从何而来,为什么取名“天音石”吗?___2006年6月2日23时许,随着夜幕中的一声巨响,怪石从天而降,稳稳地坐在老虎岩湄潭老虎岩段的道路旁,仿佛小心落地。行人和汽车
车辆,秋天路面无破损,石头高米,周长米,重约200吨,宛如政令。石头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此后,它象征着意志、吉祥和“欢迎来到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