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晨星
作者:晨星中国
近年来,全球投资者对主题投资的热情不减,新的主题基金不断发行。为了方便投资者更好地对比分析这一广泛多样的类别,晨星设立了以投资目标和范围为主的主题基金三级分类体系。首先将主题基金分为科技、实体经济、社会和广义主题四大类,然后根据基金更具体的投资目标和范围进行二次细分。本文将在这一分类框架下回顾近二十年来此类基金在全球的发展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晨星全球数据库中有923只主题基金。这些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从三年前的美国75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美国1950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主题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全球股票型基金的1%,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近年来,基金公司在主题基金方面的布局也马不停蹄。2019年全球新增主题基金154只,发行数量仅低于2018年169只的历史发行纪录。
全球最大的主题基金市场:欧洲主题基金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在欧洲注册的主题基金占全球主题基金的比例,从2000年的2%扩大到54%。同期,虽然美国主题基金整体规模增长了近10倍,但在全球的占比却从2000年的28%降至16%。从资金流向来看,近5年来,各国主题基金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尤其是欧洲和非欧美主题基金,同期分别实现资金流入450亿美国元和360亿美国元。
从全球范围来看,主题基金大部分资产集中在主动管理型基金。这一现象在欧洲尤为明显,主动管理型主题基金占此类基金规模的90%以上。但美国市场的情况
然而,美国主题基金几乎80%的资产集中在被动管理的基金中。这种美欧差异也间接说明了主题ETF在美国市场的成功。
竞争格局:主题基金领域不存在垄断。从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主题基金在各地区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目前还没有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主题基金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多数基金公司仅在个别地区表现出相对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全球主题基金领域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Pictet为例。旗下主题基金的大部分资产实际上来自欧洲市场,亚洲市场也贡献了一小部分规模。不过,Pictet在除欧洲和亚洲以外的其他市场,主题基金领域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全球第二大主题基金是日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机器人产业链布局的主动管理型主题基金。2018年,公司与专注于投资科技创新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合作,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了多只主题基金,但从规模分布来看,公司日本以外的主题基金在产品中占比仍较小。
热点话题:科创基金受追捧。就市场热度而言,科技无疑是目前市场最热门的主题,占全球主题基金的半壁江山。从子主题来看,机器人与自动化主题基金吸引了超过270亿美国元的资金,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子主题。欧洲和非欧美市场是对机器人与自动化主题基金规模贡献最大的市场,分别占全球此类基金规模的55%和45%,北美机器人与自动化主题投资则较不受欢迎,北美地区此类基金规模仅占全球的6%。
在每个子主题中,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基金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末此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为250亿美国元。第三大基金正在投资互联互通主题。该子类基金主要聚焦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科技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
投资风格:成长风格鲜明。我们用晨星风格盒子分析了全球主题基金,约68%的全球主题基金偏好成长。科创主题基金成长风格更加鲜明,超过75%的此类基金采用成长型投资策略。2019年末,全球所有主题基金中只有9%的基金在投资风格上存在偏向性,而这些偏向性的主题基金几乎93%的资产来自实体经济主题的基金。
主题基金生存记录:存活率低,多数跑输全球主要股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此前发行的主题基金存活至今的比例仅为69%。如果将成立日期往前推至2010年,主动型基金存活率仅为45%。在仍处于投资运作中的主题基金中,过去5年和10年跑赢MSCI世界指数的仅占41%和26%。主题基金在业绩、久期等方面的表现证明,投资主题基金所获得的长期收益,可能与大多数投资者选择好行业、好基金战胜市场的初衷相悖。
在北美市场,美国在北美主题基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85%和98%。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地区主题基金的管理资产在过去三年中增长了两倍,达到305亿美元。
北美被动管理的主题基金自2000年年中以来增长迅速。截至2019年12月31日,80%的北美主题基金集中在被动管理型基金中。在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
主动管理型互联网和电商主题基金遭遇持续资金外流,但景顺在此期间新发的多只被动主题基金吸引的资金流入,使主题基金整体规模保持稳定。也正是在此期间,被动管理型基金成为北美市场主题基金的主流管理模式,市场份额从不足1%迅速提升至80%。此后,被动主题基金在北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景顺早期发行的这些主题基金主要分布在清洁能源和水资源领域,2019年底除1只基金外,其余基金仍在运作。
总体来看,多数主题基金诞生于牛市。从历史数据来看,北美主题基金发行的时点几乎都在牛市中,比如2000年、2000年年中以及2019年之前的5年。相应地,熊市中基金公司主题基金发行数量明显减少,这说明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和基金公司的布局意愿基本与市场情绪同步。而北美主题基金的业绩在规模上分化明显,此类基金的大部分规模集中在少数几只基金上。截至2019年底,规模超过美国10亿美元的基金仅有8只,这8只基金的总规模占北美主题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科创主题基金是北美最受欢迎的主题类别,市场近六成是科创主题基金。投资多个科技主题的基金最受基金追捧,如贝莱德的iShares指数科技ETF,主要捕捉九大科技相关主题趋势。此外,科技连接主题也受到不少投资者青睐,包括一些投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行业的基金。
也有不少投资者偏好投资实体经济主题基金,贡献了北美主题基金三分之一以上的规模。资源管理基金是这个实体经济中的大头
课堂上最受欢迎的子主题包括FlexShares晨星全球上游NaturalResources ETF,北美最大的主题基金,以及几只投资水资源的基金。
北美市场主题基金之间的分化不仅体现在单个基金上,也体现在基金公司之间。北美最大的10家主题基金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85%,但大多数基金和基金公司的整体主题基金管理规模相对较小。截至2019年12月,北美主题基金规模中位数为美国3010万美元,且存在大量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大量“迷你”基金表明,一些策略或主题目前或一直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是特别大。投资者在选品时也要警惕这些小产品,因为它们规模较小,更容易面临清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