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如果食品名称中有这四个字,请谨慎购买!没有“GB18186”编码的酱油能吃吗?
你不需要把鸡蛋放在冰箱里!再也不用担心鸡蛋变质浪费了!
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常常让人眼花缭乱。吃的时候,很多人会疑惑:这都是健康的吗?有没有简单的区分方法?
有。这个小贴士是:谨慎选择以下四个字的食物!
带“味”字的食物
木瓜味的月饼、牛奶味的饼干、樱桃味的可乐……用“味”字,意思是这种食物可能没有这种材料,只是用可食用的香料勾兑而成。
就拿大家刚刚吃到的月饼来说吧。据媒体报道,市面上很多果味月饼都是用冬瓜做的。
可以关注一些水果味月饼的配料表。找不到相应的水果,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食用香精。
如果是“果味”月饼,只指食物的味道,而不是这种材料的实际存在。但只要按规定使用食用香料或色素,对人无害,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其他带有“味”字的食物也是如此。
带“脆”字的食品
带上水果和蔬菜片。很多人觉得,你不是说要多吃水果蔬菜吗?用果蔬脆片代替零食,方便、美味、健康。岂不是一举多得?
而这类果蔬脆片(如香蕉片、脆枣、脆菇、秋葵干)往往采用真空油炸的方式制作。虽然真空油炸在安全性上优于普通油炸,但脂肪和热量却因为油而增加。
不仅是果蔬脆片,脆紫菜卷、脆香肠、脆花生、脆面条……这些食物实际上是美味和脆的,因为有油。
吃太多脂肪会增加肥胖的风险。有血脂异常或需要减肥的朋友不宜吃得太多。
带“脆”字的食品
凤梨酥、核桃酥、花生饼、蛋黄酥……这个
有些带着“酥”字的食物,大家都很熟悉。就像“脆”这个词的食物一样,它们往往含有高糖、高油和高卡路里。吃得太多,对血糖、血脂、体重的控制不利,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随意挑选一款市面上的凤梨酥产品,看看它的配料表。
按每块25克计算,吃两块相当于吃了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一个大香蕉)、克脂肪(约等于半个五花肉的脂肪量),还有近909千焦(217千卡)的热量(近42卡大米)。
是不是有点吓人?
带“柳”字的食品
蟹柳、鸡柳、猪柳、牛柳……这些食物未必取自真材实料。蟹柳,即蟹肉棒,一般不是用蟹肉做成的,而是用鱼糜加工模仿而成。
曾有新闻报道,一些不法商家用鸭肉冒充“牛柳”。如果发现价格非常便宜、口感鲜嫩的牛柳,就要提高警惕了。而经常用来制作汉堡肉的猪柳派,为了达到更好的口感,通常会添加额外的脂肪和淀粉。
鸡肉本身是健康的选择,但如果做成街头巷尾常见的炸鸡柳,就改变了性质。一方面包裹着厚厚的淀粉;另一方面,油炸后,它会吸进大量的油。这一口,除了美味,还有高热量。
不是说有这四个字的食物一定不能吃,而是说这些食物不是特别“健康”。偶尔治口是可以的,但不建议经常或大量食用。
美味和健康是可以兼顾的,这取决于你如何平衡它们。
没有“GB18186”代码的酱油致癌?国家卫计委回应
酱油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调味品。
但最近,
“酱油致癌”的消息在网上热议。
真的吗?
新闻是这么说的...
国家卫生部门表示,粮食酿造酱油国家标准有国家标准代号,酿造酱油替代品
代码GB18186。任何没有这个代码的酱油都是化学黑焦糖的勾兑产品,吃了会让人患肝癌!市面上所有的酱油,不管是哪个名牌,只要没有这个代码,都不要买!告诉亲朋好友不要赶紧买,买了就扔掉。你吃过这样有毒的产品吗?
标有“GB18186”代码的酱油
真的是这样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从未发布过网上公告。记者调查发现,《GB18186》规范是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不会在进口酱油中使用。此外,部分酱油会标注商业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代码,但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国家卫计委辟谣称从未发布过网传公告
标有企业生产标准代码的酱油
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价司标准管理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从未发布过类似网传消息的公告或消息。
“GB18186”规范到底代表什么?在2000年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186》中“酿造酱油”的介绍是这样说的:根据标准,酿造酱油是以大豆、脱脂大豆、小麦、小麦粉或麸皮为原料,使用符合标准的酿造水、食用盐和食品添加剂,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只有符合标准的酿造酱油才能标注“GB18186”。
没有“GB18186”规范不等于问题酱油
进口酱油未标注任何产品标准号
10月9日上午,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大部分酱油在产品标准号一栏标注“GB18186”代码,并标注“高盐稀发酵酱油”。货架上一些没有“GB18186”编码的酱油大致可分为三类,来自日本、台湾等地
进口酱油,部分酱油标有“SB10336”代码或企业生产标准代码。比如,李锦记酿造的一款酱油,在产品标准号一栏中写着“Q/XLKK1007S”,超市导购告诉记者,这个代码是企业生产的标准代码。
没有“GB18186”编码的酱油就一定不安全吗?记者发现,《SB10336》是用于配制酱油的商业行业标准。标准规定,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和食品添加剂组成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的含量不得低于50。根据定义,市面上很多饺子酱油、海鲜酱油、酱油都属于混合酱油。简单来说,配制酱油的主要原料是酿造酱油,但出于改变风味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加入了一些其他加工工序和添加剂。符合SB10336标准的酱油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