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西藏日报
2021年,全区市场主体将超过40万户。接下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全面实施。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权力载体。只有各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健康发展,才能促进我区经济行稳致远。记者从自治区两会上获悉,2021年,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整体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改革红利不断释放。2021年,全区市场主体达到1万家,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其中,企业1万家,个体工商户1万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万家。文/图记者杨金卓马
市场注册是市场准入的第一步。据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不断加快“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全电子化平台,通过采取商事主体名称自行申报、住所承诺制、经营范围标准化和智能化规范、经营范围自主选择等措施,方便企业设立和变更。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登记流程,大幅精简材料,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实现市场主体零接触、零跑腿、零收费的登记服务。
2021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的通知》号,提出全面推进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拓展“一网托管”平台应用、网上提供银行账户预约服务、探索内外资服务一体化、实现身份核验信息互认、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9项改革措施。认领15项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许可事项,积极推进“跨省管理”。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解决“准入不准”问题。同时,做好“证照分离”信息系统升级工作,使平台数据更好地实现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推进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
统计显示,2021年,全区市场主体达到1万户,注册资本达到1亿元。其中,企业1万家,个体工商户1万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万家。个体工商户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服务个体工商户,2021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区试点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随后指导刘武市场监管局、那曲市场监管局开展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有效推动了登记向便民化、智能化转变。
“按照自助机上的操作说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身份验证、人脸识别、数据采集等步骤。很快提交了注册信息,几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不用在窗口排队了。真是太方便了!”在个人智能审批机办理营业执照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据悉,过去个体工商户都是通过窗口人工审核。在所有证件齐全无误的情况下,最快也要半个小时才能拿到营业执照,而自助终端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
一些便利措施
下一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立足职能,多措并举,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减少材料和活化,不断推进便民改革,完善商事登记信息查询系统。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实施“企业自主承诺事后监管”,完善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制。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落实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条途径,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以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跨省整合”等便民措施。以群众满意、市场主体便利、激发社会创造力为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帮助我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拉萨个体工商户在智能审批机上办理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