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香港开始出现电影活动,1913年产生第一部真正的香港电影《庄子试妻子》,香港电影的黄金三十年开始于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以其本土特色风靡整个亚太地区,功夫片走向世界,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翻到香港电影史上的黄金时段,看看记忆深处那些辉煌的电影梦工厂。
1.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成立于1958年,在邵逸夫的带领下,过去30年几乎占据了香港电影的半壁江山。80年代与嘉禾电影、新艺术城形成三足鼎立,共同推动了香港电影市场的繁荣。他很有名,但是现在能保留他印象的电影不多了。主要是他在1985年逐渐退出电影市场,然后转向电视事业。他的TVB电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视狂潮。这两年好像又回到了电影市场,开始投资新电影。因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已经退出电力市场很久了,它的名字现在看起来很别扭。外部结构有点像华纳电影,只是里面的英文字母改成了‘SB’.有意思的是,邵氏兄弟创办了一家“邵氏父子电影公司”,公司标志是SS。说实话,名字也不怎么样。曝光20位明星,大尺度床戏,真实堪比不雅视频图片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大部分代表作都是武侠片,现在看起来还挺有历史感的,比如独臂刀,五郎神棍,少林脚手架师傅,90年代的马永贞。近几年的一部电影《72房客》和《我爱hk很久了》。这部电影的分量和他的名声不相符。
2.嘉禾电影
嘉禾和邵氏电影的关系有点像20世纪福克斯和华纳电影。嘉禾电影公司创始人邹文怀,曾供职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是邵逸夫的得力助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1970年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gallants共同独立创办嘉禾电影公司。嘉禾电影公司起步艰难,但其创始人邹文怀有着独特的管理风格,慷慨豁达,懂得与人分享。他有幸抓到了天皇巨星李小龙,随后许氏兄弟也加入进来,逐渐打开一片天地站稳脚跟。后来,他与洪金宝和成龙合作,开创了幽默功夫片的先河。2007年,当事人邹文怀辞职,将他的家交给了橙天娱乐公司。新公司的名字叫橙天嘉禾。嘉禾的开篇标题是四根金条,组成一个字。最有特色的是四声巨响,哐哐哐哐,令人印象深刻。
嘉禾电影公司的电影是我们看的最多的,无论是电影数量还是每部电影重复观看的次数。从李小龙的猛龙过江,死亡游戏,到徐石兄弟的鬼马双星,差得一文不值,再到成龙的A计划,快餐车,永不服输,再到后来的风云天下,东京攻略,意外间谍,超人。一半经典,一半美丽。
3.中国之星/永盛电影公司
中国之星和永盛电影公司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老板是同一个人——向华强。一个传闻黑社会背景的电影老板给自己的公司起这么爱国的名字,真的很直白。先把这些放一边,中华之星/永盛电影公司拍的电影和嘉禾一样红,都是港片里的经典。永盛影业公司与武装水晶、周星驰联系紧密,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和李连杰、刘德华的合作比较多。中华之星/永胜电影公司的片头都和五角星有关。永盛影业公司是五角星上面的火炬,而中国之星的星星在那一点上是一个国民性,是一个时代的视觉感。
永盛影业公司的影片主要有《赌神》、《镇长传》、《诡计专家》、《武状元苏》、《点秋香》、《逃学的》系列。
中国的电影有,《大智大丈夫》,《江湖救急》,《瘦身男女》,《江湖龙族》,还有最近的烂片《神格传奇》。
4.国王的电影
英皇电影是英皇集团旗下的公司之一。它在1997年才成立,但它的老板杨受成有着强大的背景,它的任何一位艺人都是当今娱乐圈的头条人物。其中,成龙和谢霆锋都参与了公司的运营。该公司拍摄的电影相对较新,制作精良。通过合作拍摄,影响力涉及两岸三地和海外。老板杨受成和向华强的传闻类似,但他确实被司法机关调查过多次。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拍出好电影。皇家电影公司的头衔是一顶皇冠,是金色的。不知道是不是英国女王的?相对于中华之星的标志来说是时尚的,但是会不会显得有点怀念英帝的殖民时代?
英皇电影公司有很多电影,有大川的成龙和谢霆锋做搭档。比如宝贝计划,癫痫,十二生肖,新宿事件;我也拍过《千机变》这样独特的电影。之前还在姜文支持艺术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票房一塌糊涂。后来姜文把子弹拍得满天飞,票房也卖得不错,就投桃报李了。
5.环亚电影
环球电影公司成立于1994年,当时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七位香港电影人带着对香港电影的热爱成立了这家公司。因为公司创始人都是专业人士,所以运作良好。该公司制作的电影题材广泛,制作精良。多次获奖,成绩斐然。亚洲的标题是一个粉红色的英文字母m。
亚太电影的片子不多,但都是质量很好的,有口皆碑,好评如潮。最经典的是《无间道》系列,其他著名的还有《等你大了》、《龙凤斗》、《首字母D》、《首尔攻略》。同时与内地电影公司合拍了多部电影,如周瑜的《火车》、《夜宴》、《天下无贼》等。
6.企名网印象
企业映像网成立的比较晚,但却是最有型的香港电影公司。在著名导演杜琪峰的带领下,一批电影幕后精英团结一致,硕果累累。有人说,过去20年港片最好的演技,都在《企名网》上有所体现。虽然夸张,但也充分说明了粉丝对它的喜爱和崇拜。企名网形象的电影大多以警匪黑帮题材为主,但和以前不太一样。他说,追求和表现的是激烈的黑色,冷酷而残忍,商业化而不低俗。企名网形象的标题是一个冰冷狭窄的四角菱形,字体棱角分明,很像它的电影风格。
名企网反映的电影既精彩又有智慧,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典型的有《暗战》、《再见阿郎》、《全职黑仔》、《PTU系列》、《大事件》、《三向公司》、《大树》。也拍过一些不错的爱情电影,比如《从左到右》、《单身男女》。
7.新艺术城电影产业
新艺术城电影创立于1980年,这是香港电影黄金十年的起步阶段,也是其辉煌十年的开始。你得问他有多聪明。简单来说,他曾经逼着萧和嘉禾一起打,但还是没占上风。新艺术城走最彻底的商业路线,非常注重电影的娱乐性和票房号召力,积极迎合观众口味,注重宣传营销。电影的类型比喜剧多,但大多属于不太受欢迎的类型,本土优势明显,海外影响力不大。后来因为创始人员利益分配不均,于90年代初解散。它的标题由三个金色的英文字母C组成,非常醒目。
新艺术城的电影大多是系列出现的。当一部电影取得好成绩,续集就会陆续拍出来。其中最成功的是最佳拍档三部曲,快乐精灵系列,取得不错票房的有:《鬼马》《智慧星辰》《我爱夜来香》。也拍过一些文艺剧,比如《撞错车》《阿郎的故事》等,都拿过奖。
8.星汇电影
香港有很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电影公司,但我决定把最后一个名额留给星辉影业,原因只有一个。他的老板是周星驰。星辉影业成立于1996年,这是周星驰演技但优于商业的结果,也可能是他想拍自己电影的原因。凭借周星驰天才的喜剧天赋和出色的创作能力,以及喜剧之王的金字招牌,在90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整个公司的运作就不用说了,都是围绕着周星驰。每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周星驰,周星驰在电影制作上精益求精的性格使得公司产量极低,但每部电影都是大卖,屡破票房纪录。星辉公司的标题是两个五角星重叠,周围金光闪闪,海报正文的星辉字样放在左右两边。为什么我感觉香港电影的片名大多像黑板报一样是手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