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安徽网》
新安晚报、安徽网、安徽新闻、江苏南通。穿着城市制服的人粗暴地没收了老人的甘蔗,老人在街上哭了。据当地报道,这些穿制服的人员是一家第三方市容公司的人员,该公司的服务由政府购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屯网记者梳理发现,这家第三方公司近年来在当地拿下多个市容管理服务项目,涉及金额数千万,其中一次被其他投标公司投诉,一次投诉被相关部门确认并影响采购结果。
第三方市容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穿着印有市容字样制服的人“抢”走了卖甘蔗老人的甘蔗,老人在街上痛哭无果,令人担忧。12月6日,江苏南通海门区三星镇的这件事引起了极大关注。官方通报称,事件中穿制服人员为当地镇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市容公司人员。事发后,海门区通报,当地镇政府终止了与这家公司的合作,并将其列入黑名单。
在网上事件的视频中,那些制服上有“京通市容”的字样。虽然三星镇的公开声明中并未提及这家第三方市容公司的名字,但海门区的舆论称,该公司名为“南通京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网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均未发现有此名称的公司,但有一家“江苏京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确认涉事公司名称应为“江苏京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那么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网记者搜索“江苏京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通公司”)发现,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7日,注册资本1000万。目前股东有顾某、张某、丁某三人,其中顾某持股最高。2019年任公司法定代表人。Skycheck还显示,目前京通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仅在该公司任职,但大股东顾还投资了其他多家公司,其中部分公司因纠纷被起诉。
近年来,它在当地中标了许多城市服务项目。
政府服务需要通过公开招标程序购买。在南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站政府采购栏目海门区板块,记者搜索“京通”,提示“无此条件下的信息”。随后记者搜索关键词“市容”,便出现了2017年以来海门区市容服务相关项目的多条招标信息。记者仔细查询后发现,中标者多为京通公司。最早的是2017年8月21日发布的《江苏省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容环境卫生日常治理工程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17年10月10日中标人为江苏京通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1188万元。公司成立才三个月。
随后几年,京通公司中标了当地多个市容管理服务项目。2018年9月中标“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容管理服务日常控制项目采购”,年度金额1万元;2019年1月中标“海门市海门港新区管委会采购日常管控服务项目”,金额1万元;2019年2月中标年度金额10000元的“海门三厂工业园采购日常管控服务项目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中标“江苏海门叠石国际家纺产业园管委会市容服务外包项目”,金额1188万元;2021年4月,它赢了
卖甘蔗老人被粗暴对待的视频显示,事件发生在叠石国际家纺产业园。记者查询了京通公司2020年11月中标的“江苏海门叠石国际家纺产业园管委会市容服务外包项目”采购招标文件,其中明确了采购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对园区内市容环境进行日常巡查,发现秩序混乱、占道经营、随意摆摊设点的,及时进行跨门经营,劝阻违法违规行为,督促当事人整改。”“实施管理服务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群防群治,以咨询为主;配合城管执法。”“接受社会监督。管理过程中投诉举报经核实的处罚金额为每次2万元。”
该项目已被其他投标企业投诉。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网记者还在南通市海门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中看到了一条2021年9月22日发布的《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决定书》。判决的日期是2021年6月11日。
本决定处理南通某物业管理公司对“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海门街道办事处2021年至2024年购买市容服务外包项目”的投诉。本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分别有两家公司中标,京通公司是第一标段的中标公司。海门区财政局审查了这份诉状。
根据该决定,申诉人认为:1。招标文件中设定的三体系认证是未依法设定的评价因素。2.招标文件中设置的“市容管理服务履约”评分条款,属于规定金额的合同履约,构成对中小企业的差别或歧视性待遇。3.招标文件中设定的“企业实力3”和“项目经理”的分级标准构成差别待遇或歧视性待遇。投诉人要求取消并修改招标文件中投诉项1-3的评分条款,暂停中标公告,修改招标文件后重新招标。
经审查,海门区财政局认为1号投诉和3号投诉不成立,2号投诉成立,影响了采购结果。
虽然投诉2被认为成立,影响了采购,但项目并没有停止中标,重新招标。海门区财政局在决定书中称,两个标段的采购单位均与中标单位签订了合同,作出的决定为“已履行项目政府采购合同,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有关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责任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记者曹青
彭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