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从小刘钱包被偷开始…
大学生小刘在一次购物旅游中钱包被偷(包里有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因为钱包里只有几十块钱,小刘没有报警,第二天补办了证件。
然而.
半年后,小刘收到了十余家贷款平台的催款信息。经查,他欠了十几万!还被拉入征信系统。小刘惊呆了,一直不借钱(机智的群众一定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没错!借钱的真的不是小刘,而是有人冒充小刘。
居然是一个女的拿着小刘的身份证和借书证进行实名认证。
事情已经明了,但小刘仍然心烦意乱:
虽然不是我,
但是你用了我的身份证?
人家保证签个名就还钱!
我也要为别人付钱吗?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困惑。
放心吧!身份证被冒用,
证书的所有者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早在2010年,公安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就明确表示,公民丢失身份证后,不需要挂失,也不需要登报声明。居民身份证被他人冒用的,冒用人和考试部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丢失身份证的人不承担责任。
一个
网贷平台纠结小刘该怎么办?
本案中,如果网贷平台说明情况后仍纠缠不放,小刘灿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借款合同无效,小刘无需还款。
此外,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小刘有权向征信局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和澄清。如果征信机构拒绝,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小要么派出机构向当地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要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2
如果小刘说明情况,
网贷还是骚扰小刘。小刘能做什么?
鉴于一些网贷机构特殊的催款手段,如果在他说明情况后,你仍然骚扰小刘,捏造小刘借钱不还的事实,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小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三
如果网贷平台与他人沟通,
冒用他人身份证会面临哪些处罚?
法律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取的居民身份证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此外,公安部建设了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并已上线试运行。信息系统具有实时数据更新和动态维护功能。通过所有社会用卡部门和单位的联网核查,所有丢失或被盗的居民身份证将立即失效,不能在社会上继续使用。
最后,如果每个人的钱包都丢失或被盗,
请遵循以下步骤。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小心保管自己的私人物品,
如遇盗窃,一定要及时处理,
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在冒用居民身份证案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身份证被他人冒用为股东注册成立公司。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保护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册的公司的权利。
1.冒用身份证注册公司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的法律风险
1、当事人真正想成立自己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会受到限制。根据《公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如果身份证是伪造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出资的股东与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支持。同时,根据《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有财产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在认缴注册公司制度下,如果冒用公司只是采取认缴的方式设立公司,而没有出资,或者公司财产管理混乱,那么冒用公司可能要承担清偿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他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股东的,虚假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以虚假名称登记为股东承担补足出资或者对公司债务未清偿部分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公司登记已经行政部门核准,具有法律公示效力。在冒用身份未得到相关部门纠正或确认的情况下,被冒用者仍承担债务风险。
3.可能会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按期交付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额5%至15%的罚款。因此,欺诈出资人虚假出资、不交付或者不按时出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予以行政处罚。
二世。注册公司如果身份信息被冒用,如何维权?
既然身份证被冒用注册成立公司会带来这么大的法律风险,那么发现身份证被冒用注册成立公司该如何维权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己的权益:
1.获取相关证据,先向公安机关报案。侵权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或者危害公共利益的,侵权人可能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进行侦查。主要法律依据:
(一)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二)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在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以刑事拘留
(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骗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公司登记或者营业执照。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五条,提交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登记公司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公司登记或者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