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
导语:生活中,很多人总要用酒吃饭送礼。一般来说,酒越有名,场面会越好。那么多不法分子假冒名酒出售。这种行为一旦被查出,他们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秦某因朋友想用假名牌酒招待客户“挽回面子”,便答应为朋友包装假名牌酒。之后,秦在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安排他人包装假冒某名牌酒16件(12瓶),以每件4000元的价格卖给其朋友,并收受酒款64000元。法院认为,秦的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1.什么情况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我们详细分析犯罪的构成要件。
(1)“商标”
这里的假冒商标必须是国家商标局注册的。未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如果被他人冒用,不构成犯罪。
(2)“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同意或者授权。注册商标所有人是指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并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外国企业和外国人。
(三)“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一、如何鉴别同一商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名称相同的商品和名称不同但指同一事物的商品,可以认定为‘同一商品’。‘名称’是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在商标注册中使用的名称,通常是《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中规定的商品名称。
‘名称不同但所指相同的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消费者、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商品。并被相关公众普遍视为同一事物。
认定‘同类商品’,应当将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与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进行比较。
二、如何认定使用行为?
使用是指在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产品说明书和商品交易单据上使用注册商标或者假冒注册商标,或者在广告、展览等商业活动中使用注册商标或者假冒注册商标。
第三,如何识别‘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相同商标是指与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法区分,并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之一可以认定为‘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3360商标
(一)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大小写或者文字排列,仅与注册商标略有不同的;
(2)改变字符、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不影响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
(三)改变注册商标颜色的;
(四)其他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不能区分,对公众有误导性的商标。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量刑标准?
(一)假冒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个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
这里的“非法经营额”是指走私的价值
第二,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已经查明的侵权产品的标价或者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
三是侵权产品未定价或者其实际销售价格无法查明的,按照侵权产品的中间市场价格计算。
“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即违法所得数额,是指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收入,扣除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费用后所剩余的数额。
多次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未受到行政处理或者刑事处罚的,非法经营额、违法所得额或者销售额应当累计计算。
(二)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2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个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也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的不仅是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还有销售带有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所谓销售,是指通过购买、推销、销售或者兜售等方式向他人销售商品的行为,包括批发零售、佣金销售等形式。无论行为人采取哪种形式,只要销售数额达到较大数额,就构成本罪。如被告人罗某桥为牟取非法利益,从他人处购买假冒“遵义1935”白酒后销售。因销售金额较大,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案发后,被告人罗某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上缴部分违法所得。法院判处其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45000元。
(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如何定罪量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客体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注册的商标。实践中,如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进行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构成犯罪的,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
二是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销售明知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因此,区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一罪还是数罪的关键在于其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是自己生产的还是他人生产的。
四。假冒他人商标的,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韩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假冒注册商标的工具。非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权利人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所有权人的权利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裁定赔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下。
假冒他人商标属于违法行为,不仅要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相关当事人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