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杭精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许图
在广州黄埔区一个鲜为人知的工业园区,一家企业以“一企之力”补齐了半导体领域的两大短板,既攻克了射频微波电容、微波贴片电容等半导体元器件的“瓶颈”问题,又填补了上游高端原材料国产化的空白。
这就是广州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天电子”)。就在采访前一周,创天电子董事长吴昊与华为和许闯进行了一次采购谈判。“现在很多大公司都主动和我们合作了。”在吴昊看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专业化和新型企业,现在正是企业发展的春天。
作为一家专门做创新的民族企业和小巨人,创天电子花了五年时间做研发,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寒冬”,靠的就是房子的抵押和向亲朋好友借的钱。一个注册资金几百万的小民营企业,竟敢涉足国外巨头垄断的射频微波材料领域,一心要做半导体元器件的国产替代品。
吴浩说,近年来,国家的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如今,创天电子的目标是上市。吴昊给出的理由是,上市扩大企业影响力,让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流向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逐步引导行业发展。
抵押房产,尝试新赛道。
工程和接地气是创天电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在企业大门右侧的墙上,挂着很多专、特、新巨头、中小型科技企业等获得的认证和清单。就像大学里的工科教学楼一样,创天电子的办公面积并不大,大部分场地都被各种高端精密研发所占据;d和生产设备,每个都很贵。
企业风格和吴昕很搭。大学毕业后,吴昊进入广生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主管科研和技术。在日常工作中,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微波材料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材料和高频微波材料,仍然完全依赖进口。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他意识到创业的好时机到了,高频微波元器件,这个国内还没有人尝试过的新赛道,就是他的机会。2008年,吴昊和创天电子都是靠银行贷款和抵押房产的部分股票开始发展壮大的。
当被问及创天这个名字是否赋予了很多希望和深刻的含义时,吴昕不禁笑着说:“这个名字是2008年一个香港人打包转让给我们的,连同一个企业。”原来,当时一位香港企业家在广州科学城注册,创办了创天电子,一家小微企业,员工几十人,规模并不大。当时,打算创业的吴昊廉价接手了这项业务,并从几十万年的营收一路发展到今天https://www.zhucesz.com/年营收十亿元。
半导体元器件,技术是绝对的门槛。从2008年到2013年,五年时间,创天电子只做一件事:研发;从材料研发到产品技术探索。固定资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每年赚的钱投入设备采购和研发后;d,所剩无几。“这一定很困难。手头紧的时候,经常找亲戚朋友借钱,抵押房子。”吴昊回忆说,"我们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研发成本很高。和生产设备的费用很高。”吴昊提到,2019年,创天电子需要1亿多元进口一批全自动生产和高精度检测设备。这批设备是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利润、贷款等的集合。才能实现。
高科技的困难
“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真正实现高精度产品从原材料到器件、集成的自动化检测。创天目前国内唯一。”吴昊自豪地说。
税收优惠加码,半导体元器件行业第一。
从实验室的产品研发成功,到实现量产,再到真正的市场,都需要批量应用的验证。从第二步到第三步,创天电子等了很久。有技术,但没有机会。“一辆车能不能上路跑,需要大量的实验才能投放市场,还要经过试运行、安全等一系列测试,才能最终商业化。我们也是。只有当一个成熟产品的体量更大时,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得到检验,我们需要市场来评判产品。”
2018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影响,国内市场对高端电子元器件国产化需求增加,创建天电子的机会终于来了。吴昊表示,2018年之前,公司的年营收增速在10%左右,到2018年,已经进入50%以上的年增速。市场中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动研发的升级和发展。创天电子的3d技术。“国家越来越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流通给了我们机会。”
目前,创天电子拥有两个研发中心;d平台:“广东电子陶瓷及元器件(创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州电子功能陶瓷及元器件研发中心”;d研究所”。但是市场机会来了,资金就得跟上。财政机会和税务机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解决了创天电子的后顾之忧。
R & ampd费用占创天电子年营收的近9%。对于创天电子来说,它要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研发;每年扣除企业研发费用。d费用无疑是一个福音。据吴昊统计,2021年,创天电子享受制造业研发100%抵扣政策;d费用,累计抵扣数千万元,节省企业所得税近160万元。“直接到账的钱增加了我们的现金流。让我们加大研发力度。d投资。”
“专注一件事,就是把元器件做好,做行业一流企业。”在创天电子每个员工的名片上,都印着这样一行字,这是他们的口号,也是他们的目标。以前主要进口的射频微波MLCC和微波贴片电容(SLC),现在由创天电子自主研发生产,成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接下来,创天电子的目标是上市。在他看来,成为专门创新的小巨人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可以提高企业和行业的人才吸引能力,让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加入高端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3年被大家质疑的时候,吴昊意识到高端射频元器件的原材料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中国只能完全依靠进口原材料设计生产,相当于生命线掌握在别人手里。转眼10年过去了,“把上游高端原材料弄出去”的决心变成了现实。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编辑|赵昚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