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芜湖日报”
11月6日晚,参加芜湖党政干部读书计划第9讲《警察:街角政治家》直播学习。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警察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在书中简化为“如何帮助一个人”,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人”上。通过了解人的本质,我们知道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所以帮助一个人就是帮助他重建社会关系,警察也是基于此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
结合我所在单位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实践,让我想到警察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类似问题:如何服务好一个企业?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试着从书中学习,以“企业”为重点,了解“企业”的本质。根据现代经济理论,企业是在商品经济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组织起来的经济实体。一般以盈利为目的,以投资者、客户、员工和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那么服务一个企业就会转化为帮助其实现更好的盈利,这和芜湖创造性提出的“1%工作法”是一致的。
怎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盈利?这要从影响盈利的制约因素说起。我们知道利润=收入-成本,所以要想利润最大化,就要想办法帮助企业增加收入,降低成本。
简单来说,企业的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主要是厂房设备折旧、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这些都是不随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变化的费用,减少的空间不大。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增产,让摊在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不断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另一个是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等。我们帮助企业降低这类成本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实现可变成本的降低。
除了以上,书中提到了警察的另一个重要能力,——同理心,这也是我们企业服务部门应该具备的。我们的同理心要体现在能够真正的和企业一起想,一起求,一起做,想企业需要什么,想企业想要什么。理解共情。如果我是这个企业的老板,我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服务,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我要做什么样的准备,要处理什么样的问题,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只有心与企业相连,思维与企业家一致,才能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行动上与企业产生共鸣。那么上面提到的各种实现企业目标的思路和措施就可以逐步探索出来,就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作者:芜湖市万智区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胡荣平
报告/反馈